[实用新型]一种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3720.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1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捷;郑观辉;张志良;宋远飞;刘国华;伍晓妮;李洋;王涛;田华;李光前;王旭;王俊伟;董家峰;乞迎安;刘周旭;李俊宇;陈昌永;曹蕾;庄纯才;冯汝强;刘连杰;徐晓辉;王丹霞;成佳桐;黄奕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4;E21B43/22;E21B43/26 |
代理公司: | 21106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艳飞;褚贵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裂 高压注入泵 单流阀 二氧化碳 管线连接 化学药剂 本实用新型 岩心夹持器 岩心 出口端 低渗 低渗油藏油井 液态二氧化碳 化学剂容器 理论支撑 模拟装置 应用提供 油井产能 油层 采收率 储罐 汇合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渗油藏油井二氧化碳压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模拟装置。该装置的液态二氧化碳储罐通过管线连接高压注入泵Ⅰ,高压注入泵Ⅰ通过管线连接单流阀Ⅰ,化学剂容器通过管线与高压注入泵Ⅱ相连接,高压注入泵Ⅱ通过管线连接单流阀Ⅱ,单流阀Ⅰ出口端管线与单流阀Ⅱ出口端管线汇合后与二次压裂岩心相连通,二次压裂岩心置于岩心夹持器内,岩心夹持器置于恒温箱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评价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是否能有效提高低渗油井产能,综合模拟评价该技术对于低渗油层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为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渗油藏油井二氧化碳压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低渗油藏油井普遍采用水力压裂投产,初期产量较好,平均日产油可以达到10-15t/d,但由于部分低渗油藏天然能力不足、地层流体渗流能力较差、注采联通性不理想等因素影响,油井产能衰减很快,高产期不超过三个月。因此开展了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二次压裂增产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为针对低渗油藏压裂投产井利用二氧化碳和化学药剂为介质,进行二次压裂改造,利用二氧化碳在地层中超临界状态破岩造缝、补充地层能量,结合化学药剂疏通油层孔喉、提高地层流体渗漏能力,最终提高油井产能。但是,目前仍缺少一种装置用于评价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对于地层的改造效果,从而难以为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模拟装置,该装置实现了评价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是否能有效提高低渗油井产能,综合模拟评价该技术对于低渗油层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为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克服了现有中二氧化碳复合化学药剂压裂技术缺少模拟装置对其进行评价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模拟装置,包括液态二氧化碳储罐;液态二氧化碳储罐通过管线连接高压注入泵Ⅰ,高压注入泵Ⅰ通过管线连接单流阀Ⅰ,化学剂容器通过管线与高压注入泵Ⅱ相连接,高压注入泵Ⅱ通过管线连接单流阀Ⅱ,单流阀Ⅰ出口端管线与单流阀Ⅱ出口端管线汇合后与二次压裂岩心相连通,二次压裂岩心置于岩心夹持器内,岩心夹持器置于恒温箱内,岩心夹持器与围压泵相连接,二次压裂岩心通过管线与闪蒸分离器相连,闪蒸分离器与气量计相连,气量计与放压阀Ⅳ相连。
液态二氧化碳储罐与高压注入泵Ⅰ之间相连接的管线上连接有高压阀门Ⅰ和放压阀Ⅰ。
单流阀Ⅰ出口端管线上连接高压阀门Ⅱ。
二次压裂岩心与闪蒸分离器相连接的管线上连接有放压阀Ⅲ和高压阀门Ⅲ。
岩心夹持器与围压泵相连接的管线上连接有围压表和放压阀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评价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技术是否能有效提高低渗油井产能,综合模拟评价该技术对于低渗油层的提高采收率效果,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为化学药剂辅助二氧化碳压裂的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3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