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3955.6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7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季新;张天成;王超;王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线芯 控制线芯 由内向外 保护部 外侧面 缆芯 控制线芯导体 拖拽电缆 煤矿用 包覆 动力线芯绝缘层 控制线芯绝缘层 抵触 动力线芯导体 本实用新型 编织加强层 导体屏蔽层 芳纶加强件 金属屏蔽层 绝缘屏蔽层 使用寿命 地线芯 芳纶丝 内护层 外护层 外切圆 外部 线芯 | ||
1.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包括中部的缆芯部(1)和外部的保护部(2),缆芯部(1)包括动力线芯(3)、控制线芯(4)、地线芯(5),其特征在于:动力线芯(3)由内向外依次包括芳纶加强件(6)、动力线芯导体(7)、导体屏蔽层(8)、动力线芯绝缘层(9)、第一绝缘屏蔽层(10)和第一金属屏蔽层(11);控制线芯(4)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控制线芯(4)导体和包覆在控制线芯(4)导体外部的控制线芯(4)绝缘层;保护部(2)包覆在缆芯部(1)的外层,保护部(2)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护层(12)、芳纶丝编织加强层(13)和外护层(14),其中动力线芯(3)的直径大于控制线芯(4)的直径,动力线芯(3)至少为三根且两两抵触,控制线芯(4)至少为三根且每根控制线芯(4)的外侧面与两根动力线芯(3)的外侧面抵触,控制线芯(4)和动力线芯(3)的外侧面拥有公共的外切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动力线芯(3)和控制线芯(4)均通过导体束丝和绞丝形成,其中导体束丝方向和绞丝方向不同,束丝节距倍数10~12倍之间,绞丝节距倍数控制在12~14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动力线芯(3)和控制线芯(4)的绞线中心和绞线的外围均添加有芳纶加强件(6),芳纶加强件(6)为芳纶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动力线芯绝缘层(9)和控制线芯(4)绝缘层的材质为乙丙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动力线芯绝缘层(9)、第一绝缘屏蔽层(10)和第一金属屏蔽层(11)的挤出方式为三层共挤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组成保护部(2)的内护层(12)、芳纶丝编织加强层(13)和外护层(14)为两两相互粘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内护层(12)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外护层(14)的材料为氯磺化聚乙烯或氯化聚乙烯橡胶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缆芯部(1)与内护层(12)一体成型,内护层(12)和芳纶丝编织加强层(13)一体成型,芳纶丝编织加强层(13)与外护层(14)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缆芯部(1)和内护层(12)采用共挤的方式形成,内护层(12)和芳纶丝采用共挤的方式形成,芳纶丝和外护层(14)采用共挤的方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矿用拖拽电缆,其特征在于:内护层(12)采用半硫化处理使材质处于欠硫状态,外护层(14)采用全硫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大元通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39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稳定的柔性矿物绝缘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电焊机器人用气电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