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4015.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9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开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开慧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 |
代理公司: | 50219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联线 绕线柱 穿线孔 进线口 穿入 壳体 出线口 本实用新型 心电监护仪 穿过 内部空心 人员操作 整理装置 伸缩筒 盖板 缠绕 断裂 摩擦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设有进线口以及出线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内部空心,所述绕线柱设有若干个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导联线从进线口穿过绕线柱到达出线口,所述导联线以S型形状穿过绕线柱。本方案的结构可使导联线从壳体的进线口穿入绕线柱,并且导联线从绕线柱的一侧穿入另一侧,即呈S形穿入绕线柱,使导联线规则的缠绕在绕线柱上,避免导联线杂乱无章,可减少医务人员操作不便的情况。此外在穿线孔处设有伸缩筒,避免导联线与穿线孔处产生较大的摩擦而造成导联线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是用于解决临床工作中心电监护仪导联线过长产生的缠绕、折叠、凌乱现象,尤其是在抢救及转运危重病人时,导联线相互缠绕将无法快速使用,甚至因导联线过长在转运时缠绕转运车车轮,导致转运车无法正常运行,延误有效的治疗时机。因此,在当前医疗行业急需一种用于解决心电监护仪导联线过长的装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针对上述现象,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解决临床工作中心电监护仪导联线过长产生的缠绕、折叠、凌乱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设有进线口以及出线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内部空心,所述绕线柱设有若干个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导联线从进线口穿过绕线柱到达出线口,所述导联线以S型形状穿过绕线柱。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穿线孔处设有用于穿过导联线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与位于绕线柱柱面的穿线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伸缩筒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使伸缩筒复位。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伸缩筒两端均设有环状凸起,所述的环状凸起用于限制弹簧位置。
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伸缩筒近于穿线孔的一端设有圆角,用于减少所述导联线与伸缩筒的摩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的结构可使导联线从壳体的进线口穿入绕线柱,并且导联线从绕线柱的一侧穿入另一侧,即呈S形穿入绕线柱,使导联线规则的缠绕在绕线柱上,避免导联线杂乱无章,可减少医务人员操作不便的情况。此外在穿线孔处设有伸缩筒,避免导联线与穿线孔处产生较大的摩擦而造成导联线断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伸缩筒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壳体 2 进线口
3 出线口 4 绕线柱
5 穿线孔 6 导联线
7 伸缩筒 8 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开慧,未经邓开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4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芯片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计量检定用的数字心电图机一体式测试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