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光纤收发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4556.1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用志;储九荣;张海龙;陈佳;刘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50213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雷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1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跳线 光收发芯片 插头 防尘密封 本实用新型 防尘密封圈 密封胶 橡胶 塑料光纤收发模块 塑料光纤通信系统 光收发模块 插入通孔 插头端面 壳体头部 壳体尾部 收发芯片 稳固连接 信号传输 水汽 壳体 通孔 连通 密封 嵌入 穿过 体内 稳固 保证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光纤收发模块,包括光收发芯片、壳体、密封胶、光纤跳线插头,壳体尾部设有置放光收发芯片的凹槽,凹槽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壳体头部设防尘密封孔,壳体内设有连通防尘密封孔和凹槽的通孔,防尘密封孔内嵌入有橡胶防尘密封圈,光纤跳线插头穿过橡胶防尘密封圈并插入通孔后与光收发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可以阻止灰尘和水汽进入到光收发模块内污染光收发芯片和光纤跳线插头端面,从而提高塑料光纤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光纤跳线插头进行稳固,保证了光纤跳线插头与光收发芯片的稳固连接,进而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光纤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塑料光纤通信具有抗振动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信息传输通信系统、汽车多媒体系统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光纤收发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件。光纤收发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需要通过光纤光缆介质来实现信号的传输,因此光纤收发模块需要与光缆耦合连接。耦合连接的方式是通过光纤跳线插头的插头插入收发模块的插孔内,从而实现收发模块之间的物理连接和信息的传递。
由于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存在大量的粉尘和湿气。粉尘和湿气进入光收发模块内部后会污染芯片和光纤端面,影响信息正常传输,导致设备工作异常。
传统塑料光纤收发模块与光纤跳线插头之间的耦合连接存在间隙,模块组件配合之间也存在间隙,在长时间的空气流通作用下,环境中的粉尘和水汽进入收发模块内,附着在收发芯片和光纤跳线插头的端面,累积的灰层遮挡光线,阻止部分光线进入光纤内,影响到信息的正常传输,水汽与灰尘作用也容易污染和腐蚀芯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光纤收发模块,可以阻止灰尘和水汽进入到光收发模块内污染芯片和光纤端面,从而提高塑料光纤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光纤收发模块,包括光收发芯片、壳体、密封胶、光纤跳线插头,壳体尾部设有置放光收发芯片的凹槽,凹槽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壳体头部设防尘密封孔,壳体内设有连通防尘密封孔和凹槽的通孔,防尘密封孔内嵌入有橡胶防尘密封圈,光纤跳线插头穿过橡胶防尘密封圈并插入通孔后与光收发芯片连接,橡胶防尘密封圈的内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橡胶防尘密封圈的内径小于光纤跳线插头的直径。通过密封胶对凹槽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水汽进入凹槽污染光收发芯片和光纤跳线插头端面,通过橡胶防尘密封圈防止灰尘、水汽通过通孔进入凹槽污染光收发芯片和光纤跳线插头端面。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条形槽和U型固定针,条形槽底面对称设有两个贯穿壳体的固定针孔,U型固定针的针脚插入固定针孔并穿过壳体。
进一步地,橡胶防尘密封圈与防尘密封孔孔壁紧密粘接。
进一步地,光纤跳线插头上设有卡环,壳体头部设有与卡环配合的U型弹性卡口。
进一步地,光纤跳线插头上设有与壳体头部端面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通过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阻止灰尘和水汽进入到光收发模块内污染光收发芯片和光纤跳线插头端面,从而提高塑料光纤通信系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对光纤跳线插头进行稳固,保证了光纤跳线插头与光收发芯片的稳固连接,进而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4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接收次组件固定座
- 下一篇:一种非气密性封装装配结构的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