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MT纳米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7242.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8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楚胜;李辉伟;王明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L31/34 |
代理公司: | 35236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菊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环形 凸筋条 凹腔 上内腔 下模仁 合模 凸起 边框 本实用新型 闭环形凸条 成型空间 溢胶现象 注塑模具 公差 侧围部 内面板 上模仁 压铸件 主板部 保压 良率 容置 上凹 上凸 模具 避开 | ||
本实用新型的NMT纳米注塑模具,具有上模仁和下模仁,第一凹腔上凸设有上闭环形凸筋条,下模仁的合模面上凸设有下闭环形凸筋条,上闭环形凸筋条和下闭环形凸筋条的厚度为0.03mm,上闭环形凸筋条的部分部位落入第一凹腔内面板的侧围部处、余下部位落入成型空间内,容置间距的宽度大于面板的主板部的厚度,第二凹腔的上内腔壁位于靠近第一凹腔的部位处凸设有闭环形凸起,闭环形凸条的厚度大于0.06mm、小于0.1mm,第二凹腔的上内腔壁上凹设有其槽深为0.1mm的避开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两凸筋条和闭环形凸起能对应消除压铸件和边框的公差,保压整个模具的合模效果,消除了溢胶现象,产品的合格良率达到10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中框的NMT纳米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铝质手机中框因漂亮的外观效果已广泛推广,因铝质手机中框在应用时需在与塑胶件进行结合使用才能使信号不受影响,即铝质手机中框的面板部长度方向的两端需预留出一个空缺来用于塑胶件的成型,此种铝质手机中框除塑胶件外均是一体加工而成的,但铝质手机中框的面板部处结构较为复杂,普通存在加工工艺复杂和手机重量重的缺陷。由此,为了节约NC加工的成本和手机的重量,本申请人研发了由铝质边框和压铸面板组成的铝质手机中框,具体的是,如图1所示,手机中框的边框100(由四侧围围成的方形中空框体)采用铝质边框,手机中框位于边框100内的面板200为一体压铸成型的压铸面板,面板200处于边框100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处,且面板200具有主板部201和处于主板部外侧的侧围部202,主板部的底面与侧围部的底面齐平,主板部的厚度小于侧围部的厚度,面板200与边框100之间具有用于注塑的塑胶件300,塑胶件30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侧围部202的顶面和底面相齐平设置,用于此压铸式手机边框用的成型模具具有上模仁和下模仁,上模仁400的成型面上凹设有第一凹腔和处于第一凹腔外的第二凹腔,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相紧邻设置并连通,下模仁500的成型面上凹设有与第二凹腔正对位的第三凹腔,边框100的上端嵌设于第二凹腔内,边框100的下端嵌设于第三凹腔内,下模仁500的成型面和上模仁400的成型面位于边框100外侧的部位相贴配合,面板200的侧围部位于主板部以上的部位处于第一凹腔内,侧围部的顶面与第一凹腔的腔底相贴配合,侧围部的底面与下模仁的成型面相贴配合,主板部夹紧于上模仁的成型面与下模仁的成型面之间,此种注塑模具在注塑时因铝质边框和压铸面板的加工公差,即面板的侧围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公差和边框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公差会有0.03mm的误差,造成铝质边框和压铸面板的封胶处(此封胶处为边框100的上下两面和面板200的上下两面)均会产生溢胶现象,即塑胶料会因边框和面板任何一个点尺寸的波动而溢出至压铸件表面上,成品良率较低,此一现象是现有高精密的NMT纳米注塑模具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MT纳米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时会产生溢胶,成品良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7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距挡板注塑模具模芯
- 下一篇:一种装饰板用IMD模内注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