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9292.9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姚向楠;秦观涛;乔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C45/40;B29C45/78 |
代理公司: | 11442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昭智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模 后模 本实用新型 注塑模具 注塑 易碎 定位结构 定位嵌件 端面配合 技术效果 成模腔 热流道 合模 模腔 内壁 嵌件 陶瓷 配置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由前模、后模围成的模腔,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嵌件的定位结构,所述前模上具有热流道;合模后,所述前模的端面与后模的端面配合在一起,且所述前模参与围成模腔的整个内壁被配置为与嵌件之间形成空隙。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一个技术效果为,可以克服陶瓷在注塑时易碎且难加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领域,更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陶瓷嵌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对信号的屏蔽小而且硬度高,抛光效果好,外观温润如玉,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开始使用陶瓷作为外观件,既美观又耐磨,但是陶瓷材料易碎而且难加工。通过模具成型把塑胶和陶瓷粘结在一起就可以很好改善陶瓷的强度问题,另外还可以把结构复杂的地方改为塑胶成型,这样就减少了陶瓷的加工量。
模具结构为两板模,在合模之前先把CNC后的陶瓷外壳作为嵌件放入到模具的模腔中。由于陶瓷材料易碎,在合模的过程中容易挤压陶瓷,造成陶瓷损坏。另外,在注塑完成模具打开后,产品留在后模上有时会产生松动,这样在顶出的时候会导致顶出不平衡,进而导致产品与模具干涉,致使陶瓷外壳崩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由前模、后模围成的模腔,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嵌件的定位结构,所述前模上具有热流道;合模后,所述前模的端面与后模的端面配合在一起,且所述前模参与围成模腔的整个内壁被配置为与嵌件之间形成空隙。
可选地,所述后模上位于嵌件外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嵌件的避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后模上设置有避空结构的侧壁形状被配置为与嵌件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后模上的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嵌件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配合在一起。
可选地,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的尺寸或/和形状不同。
可选地,所述后模上还设置有伸入到所述模腔中的冷料针;该冷料针被配置为与注塑在模腔中的注塑体结合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将注塑产品从后模顶出的顶针;所述冷料针被配置为在后模上与顶针同步运动,且冷料针的移动行程小于顶针的行程。
可选地,所述冷料针位于模腔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冷料针包括滑动配合在后模上的杆体,以及位于杆体端头且用于与注塑体结合在一起的凸缘。
可选地,所述的注塑模具,还包括设置在前模、后模上的加热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可以很容易的将塑胶和陶瓷结合在一起,能明显改善陶瓷的强度,从而能克服陶瓷易碎且难加工的问题。而且,在合模的过程中不会挤压到陶瓷嵌件,可以避免在注塑加工的过程中出现陶瓷破碎的现象。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模与嵌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嵌件固定在模腔内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9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脱模一体型触点齿轮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内分型保险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