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1555.X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耀;高明忠;刘强;陈海亮;陆彤;彭高友;王飞;杨本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7/002 | 分类号: | E21B47/002;E21B47/04;G06T1/00;G06T7/33 |
代理公司: | 51250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千;何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车 全景摄像头 钻孔信息 主机 脉冲发生器 测杆 触发脉冲发生器 采集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电缆缠绕 电缆连接 工程应用 固定设置 矿山压力 原生裂隙 采场 辊筒 可用 电缆 采矿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包括测杆、电缆、绞车、脉冲发生器、主机和全景摄像头,全景摄像头固定设置于测杆的一端,全景摄像头与主机通过电缆连接,电缆缠绕设置于绞车的辊筒上,绞车可用于触发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与主机电联。采用该装置可对钻孔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因不受原生裂隙的影响,其采集的钻孔信息更为准确,有助于对采场矿山压力进行准确分析,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中,通过钻孔可以获取第一手地下地质实物资料,获取岩矿层各种地球物理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钻孔观察地下水层水文地质条件,探索地下资源存储情况等。在采矿技术领域,钻孔资料的准确采集,对于采场矿山压力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矿产的开采中,采场矿压显现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直接顶和基本顶的来压步距。而来压步距大小与上覆岩层的岩性、各岩层破裂情况及厚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岩层的岩性强度越高、厚度越大、破裂程度越大,则来压步距越大,矿山压力显现越明显。因此,在采场矿山压力分析中,关键是确定直接顶和基本顶的厚度、岩性强度以及破裂程度。目前,通常是通过钻孔窥视仪对岩层进行窥视分析,来推断直接顶和基本顶的破碎程度,但该种方式无法区分破碎的裂纹是原生裂隙还是诱导致裂裂纹,不能精确的得到岩体强度和力学参数等,这极大的影响了采场矿山压力分析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因不受原生裂隙的影响,其采集的钻孔信息更为准确,有助于对采场矿山压力进行准确分析,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测杆、电缆、绞车、脉冲发生器、主机和全景摄像头,所述全景摄像头固定设置于所述测杆的一端,所述全景摄像头与所述主机通过所述电缆连接,所述电缆缠绕设置于所述绞车的辊筒上,所述绞车可用于触发所述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主机电联。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和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呈锥形,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器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测杆选用可伸缩测杆,所述测杆远离所述全景摄像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的一个侧面与所述固定器的底面接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全景摄像头包括反射镜、CCD相机和磁性罗盘,所述反射镜为锥台结构,所述反射镜的中心加工有通孔,所述CCD相机设置于所述反射镜偏向其小直径端的一侧,所述磁性罗盘设置于所述反射镜偏向其大直径端的一侧,所述CCD相机与所述磁性罗盘均正对所述通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全景摄像头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镜偏向其小直径端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全景摄像头还包括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用于避免所述光源直射所述反射镜的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可实现利用DIC技术对钻孔信息的采集,其主体由测杆、电缆、绞车、脉冲发生器、主机、全景摄像头及固定装置组成,通过设置固定器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设置全景摄像头可同时采集其所处深度值的全景图像和方位信息,设置脉冲发生器可采集全景摄像头所处的深度信息,由主机进行图像合成和计算分析。其组成部件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DIC技术的钻孔信息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景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像处理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1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