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2525.0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新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H05B3/34;A41D13/005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芯片 发热丝 三档 碳纤 温度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 发热部件 热敏电阻 工作指示灯电路 芯片 恒温发热装置 电池连接 电路结构 开关机构 柔性布料 应用需求 发热布 并联 发热 服饰 监控 配合 | ||
1.一种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包括有发热部件和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件为采用若干碳纤发热丝与柔性布料结合而成的发热布,各碳纤发热丝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的电路采用型号为HX1381芯片作为控制芯片IC2,控制芯片IC2的1脚通过稳压电路与电池连接;碳纤发热丝一端与电池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热敏电阻及由并联的MOS管Q2和MOS管Q5组成的开关机构与控制芯片IC2的5脚连接,各碳纤发热丝为并联连接结构;控制芯片IC2通过其1脚和7脚连接有开关S1,并通过该开关S1形成碳纤发热丝的三档温度控制结构,控制芯片IC2通过其8脚、9脚和10脚连接有对应三档温度控制结构的工作指示灯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MOS管Q2和MOS管Q5均为增强型MOS管,其型号均为3400;MOS管Q2和MOS管Q5的G极均通过电阻R7连接控制芯片IC2的5脚,MOS管Q2和MOS管Q5的S极则分别通过电阻R13和电阻R12接地,并且两者的S极并联后一起通过电阻R8连接控制芯片IC2的11脚;MOS管Q2和MOS管Q5的D极并联后一起连接热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采用型号为HT7327A的芯片作为稳压芯片U13,稳压芯片U13的2脚与控制芯片IC2的1脚连接,而稳压芯片U13的3脚连接倒流二极管D7的反向端,倒流二极管D7的正向端连接电池BA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碳纤发热丝的三档温度控制包括有高温档位控制、中温档位控制和低温档位控制,三者对应的控制温度分别为45-55℃、35-44℃和25-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指示灯电路包括有对应高温档位的绿色工作指示电路、对应中温档位的红色工作指示电路和对应低温档位的黄色工作指示电路,三工作指示电路的一端分别连接控制芯片IC2,另一端则并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工作指示电路、红色工作指示电路和黄色工作指示电路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有一三极管两发光二极管,其中绿色工作指示电路为三极管Q1、绿色发光二极管D1和绿色发光二极管D1,红色工作指示电路为三极管Q3、红色发光二极管D3和红色发光二极管D4,黄色工作指示电路为三极管Q4、黄色发光二极管D5和黄色发光二极管D6;三极管Q1、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2、电阻R4和电阻R6连接控制芯片IC2的10脚、9脚和8脚,且每一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均跨接有一电阻,而集电极则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并形成并联的两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服饰的恒温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芯片IC2的12脚还连接有由三极管Q6和发光二极管D8-D13组成的状态指示灯电路,发光二极管D8-D13并联连接至三极管Q6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新,未经陈龙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25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