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河道治理的仿生水草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2725.6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倩;张克勤;朱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冯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越***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河道 治理 仿生 水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仿生水草,包括配重底板、连接于配重底板上的多个塑料主杆,所述塑料主杆的表面密布有柔性的仿生草丝;所述塑料主杆内部具有竖直的孔道,表面密布有与所述孔道连通的微孔,所述孔道中放置有氧气缓释包。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河道治理的仿生水草,柔性好,能够随水流摆动;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氧气供微生物使用,有利于在仿生草丝上形成生物膜,无需额外曝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水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仿生水草。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河道污染现状以及触目惊心,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对于河道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是采用曝气复氧的生态治理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曝气,让水体中溶氧提高,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将其有机污染物降解生化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及微生物细胞,氨氮则在好氧过程生成硝态氮,然后在缺氧和厌氧环境下则生成氮气,水体中的磷元素则作为合成细胞的必要元素参与细胞的合成和能量代谢的必要元素富集在细胞中,含硫化合物生成硫酸根,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的作用。形成的生物污泥则会脱落被水体带走或通过人工清理将其送至固废处理区。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水体是流动的,形成的对污染物去除的微生物会随着水体的流动不断的形成,但这个过程还受其它环境的影响例如污染程度、水流流速、温度等,同时生成的适应性微生物又会随水体流动不断的被带走,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治理的稳定性差。
生物膜法是指大量的微生物(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营养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有机物降解,同时微生物自身也得到增殖,使污水得到净化。其中,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惰性载体称之为滤料或填料。生物膜法具有一些特有优势,比如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容易,无污泥膨胀问题,易于微生物生存,运行稳定等。因此,利用生物膜进行水处理的技术得到的行业的肯定,应用极为广泛。生物膜的基本条件:(1)必须能附着适当微生物;(2)必须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必须有较大的空隙率;(4)必须有较强的生物,化学反应稳定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与水的比重差较小;(5)价格适中,能够稳定提供。
具有以上优点及条件的生物接触材料,由于各种接触材料的构造,材质不同其处理废水的性能有很大的不同。仿生水草除具备以上所有的基本条件外,还具有其它独到的优点,是完全可以满足各种废水处理的优质接触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仿生水草,柔性好,能够随水流摆动;并且能够缓慢地释放氧气供微生物使用,有利于在仿生草丝上形成生物膜,无需额外曝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仿生水草,包括配重底板、连接于配重底板上的多个塑料主杆,所述塑料主杆的表面密布有柔性的仿生草丝;所述塑料主杆内部具有竖直的孔道,表面密布有与所述孔道连通的微孔,所述孔道中放置有氧气缓释包。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主杆密布的仿生草丝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又能截留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在草丝的表面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为水体中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提供了优越的场所,促进了水体微生物的快速繁殖通过恢复水体本体的生态结构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主杆孔道中地氧气缓释包能够持续地释放出氧气,从而大大增加了水体中地溶氧量,有利于仿生草丝表面形成微生物群落,恢复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加速了水体净化的效率;并且无需额外曝气增氧,大幅度降低能耗。优选地,所述微孔的直径为0.5~2mm。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仿生草丝为聚偏氟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尼龙纤维制备而成的。聚偏氟乙烯纤维本身带有正电荷,容易吸附带负电荷的微生物,同时弹性恢复效果好;尼龙纤维即使附着大量微生物也能够保持稳定结构;聚丙烯纤维亲水性相对较好,容易捕捉浮游物质并保持高浓度微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2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力锅的泄压阀
- 下一篇:用于河道治理的浮板式生物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