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音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3068.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左云霞;余权;刘馨;朱宏;刘影;魏开航;彭远波;乔荣治;杨晓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熊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输入 选频模块 程控 监测仪 主控仪 放大 采集 同步串行接口 无线方式传输 原始声音信号 本实用新型 差动放大 程控幅度 幅度信号 技术效果 降噪处理 降噪模块 控制模块 体音采集 信号调制 抑制模块 原始信号 输入端 用户体 工频 共模 降噪 前置 体音 种体 输出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音监测仪,体音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接入前置程控差动放大模块的输入端,对动作原始声音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工频抑制模块和共模降噪模块进行降噪处理,经降噪后的信号输入程控选频模块;程控选频模块选择需要的频率,程控选频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输入程控幅度模块进行处理输出需要的幅度信号,并输入A/D转换模块进行A/D转换;控制模块通过同步串行接口与RF模块相联,RF模块将信号调制后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主控仪,通过体音监测仪能够准确、高效、连续的采集用户体音便于后续的主控仪进行分析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音监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体音监测仪。
背景技术
部分人体器官生理活动期间会产生一些声音,如心脏跳动的心音,呼吸道内气体流动的呼吸音,肠道蠕动的肠鸣音等。这些声音可以总称为体音,他们在器官结构和功能正常时叫生理性体音,当器官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时称为病理性体音。因此,通过监测这些体音的改变,能了解人体相应器官结构功能的健康状况。因此,听诊成为临床医生为患者实施体格检查的重要组成成分。
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听诊工具是听诊器。传统听诊器是在1816年法国医学家René Laennec雷奈克发明的。最初是单声道木制听筒,逐渐演变到如今常见的双声道入耳式胶管型听诊器。迄今,听诊器成为一项重要的诊断工已有200多年来历史,其在临床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临床医生通过听诊器获取体音的基本特征并用于辅助诊断相应器官系统的疾病。尽管其具有低成本、安全、无创、实时等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缺点:(1)主观性:不同医师听诊的结果差异可能很大,与医师的基本技能和经验都有很大关系;(2)不能保存:不便于了解病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3)不能连续监测:对危重患者不能提供体音的连续变化;(4)不能远距离实施:必需医生与患者面对面才能完成听诊这一体格检查;(5)漏诊:受人耳听力的限制,体音的一些细微变化容易遗漏,从而不利于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的精细化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音监测仪,解决了现有的临床医生通过听诊器获取体音存在的不足,实现了通过体音监测仪能够准确、高效、连续的采集用户体音便于后续的主控仪进行分析的技术效果。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块均为现有技术中的模块,且模块中运行的程序或者相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均为现有的,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是体音监测仪的组成和这些模块间的连接关系。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音监测仪,所述体音监测仪包括:
体音采集模块、工频抑制模块、共模降噪模块、前置程控差动放大模块、程控选频模块、程控幅度模块、A/D转换模块、控制模块、RF模块;体音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原始信号接入前置程控差动放大模块的输入端,对动作原始声音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输入工频抑制模块和共模降噪模块进行降噪处理,经降噪后的信号输入程控选频模块;程控选频模块选择需要的频率,程控选频模块处理后的信号输入程控幅度模块进行处理输出需要的幅度信号,并输入A/D转换模块进行A/D转换;控制模块通过同步串行接口与RF模块相联,RF模块将信号调制后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至主控仪。
进一步的,共模降噪模块通过对两路声音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共模信号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工频抑制模块对50HZ工频信号抑制率达到-25db,对60HZ抑制率达到-38db。
进一步的,前置程控差动放大模块能够根据不同信号调整差动放大模块的放大倍数,能够实现2至21倍的放大倍数调节。
进一步的,程控选频模块能够获得0.1HZ至6KHZ内的带通滤波器;能够通过主控仪调整程控选频模块的相应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新源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3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脏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声诊断仪及超声诊断仪手臂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