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防护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3754.4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4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邓复苏;孙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棱志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尹锋 |
地址: | 3449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防护 背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防护背心,属于防护背心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左襟、右襟和背襟,所述左襟、右襟与背襟一体成型缝合,所述左襟外侧靠近右襟的一侧设置有公扣,所述公扣与右襟内侧的母扣相粘黏;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左襟、右襟和背襟的内侧,所述缓冲组件具有弹性。在具有冲击力的岩石接触抗冲击防护背心时,通过在左襟、右襟和背襟的内侧设置缓冲组件,使得冲击力经过缓冲组件的变形收缩,能够部分或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增加了冲击力的转化效果,从而明显降低了第一橡胶条对工作人员的挤压力,有效地提高了抗冲击防护背心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背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冲击防护背心。
背景技术
在进行矿山开采、岩土工程等施工过程中,从业人员经常受到悬漏岩石崩落的袭击,而且在部分灾害发生过程中,如煤矿冲击地压、岩石工程等的岩爆,均伴有大量具有冲击性的岩石蹦出,造成人员伤亡。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有一些对施工人员的上身进行防护的背心,但是现有的抗冲击防护背心件常采用实心结构,使得岩石的冲击力转化效果下降,从而造成抗冲击防护背心的功能性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防护背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明显的降低岩石对工作人员的冲击力,从而造成抗冲击防护背心的功能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冲击防护背心,包括左襟、右襟和背襟,所述左襟、右襟与背襟一体成型缝合,所述左襟外侧靠近右襟的一侧设置有公扣,所述公扣与右襟内侧的母扣相粘黏;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左襟、右襟和背襟的内侧,所述缓冲组件具有弹性;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橡胶条、第二橡胶条和弹性件;所述第一橡胶条固设在左襟、右襟和背襟的内侧;所述第二橡胶条的一端面与第一橡胶条连接且组成回型空腔,另一端面与人体接触;所述弹性件设置有多个且均布在回型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组件呈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左襟上部呈“J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左襟、右襟和背襟的内部均设置有海绵层。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体为复位弹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在具有冲击力的岩石接触抗冲击防护背心时,通过在左襟、右襟和背襟的内侧设置缓冲组件,使得冲击力经过缓冲组件的变形收缩,能够部分或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增加了冲击力的转化效果,从而明显降低了第一橡胶条对工作人员的挤压力,有效地提高了抗冲击防护背心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背心展开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组件结构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图2A处截面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左襟;11、公扣;20、右襟;21、海绵层;30、背襟;40、抗冲击组件;41、第一橡胶条;42、第二橡胶条;43、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棱志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棱志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3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术中四肢保暖用品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户外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