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隔板及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3897.5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汪书苹;高飞;王刘芳;杨凯;范明豪;王康康;李伟;王海超;范茂松;张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4;H01M2/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阻燃 电池箱 本实用新型 隔板本体 阻燃材料 电池箱结构 空间利用率 安全性能 电池爆炸 配合安装 平面结构 吸热材料 占用空间 热失控 隔热 隔离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燃隔板,包括由阻燃材料和吸热材料制得的隔板本体,隔板本体表面为平面结构,隔板本体上设有与电池箱配合安装的安装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采用该阻燃隔板的电池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由阻燃材料制得的隔板应用于电池箱,能有效防止隔离、隔热、阻燃,防止热失控和电池爆炸,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且该隔板占用空间小,使得使用该阻燃隔板的电池箱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成本较低,安全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阻燃隔板及电池箱。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目前正推广应用于很多行业。由于使用的锂电池数量越来越大,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加,故障的锂电池数量也会增大,燃烧和爆炸的几率就会增大。但是由于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特殊性,一旦内部产生故障就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如果发生燃烧和爆炸可能对周边的人员会产生伤害,甚至危害生命;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对锂电池进行防爆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申请号:201720913012.2,专利名称为锂电池防爆箱,公开,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壁和底面设置有内衬耐火板,外壳上端设置有箱盖,箱盖下端面设置有内衬耐火板;箱盖中部设置有爆炸压力泄压阀,爆炸压力泄压阀侧方的箱盖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外壳一侧上部设置有横向进水管,进水管下侧方的外壳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箱盖与外壳宽度方向两侧通过竖向锁紧搭扣相连,箱盖与外壳宽度方向一侧通过铰接件相连。在该锂电池防爆箱内发生火灾和爆炸时,将进水管与应急水源进行连接,向箱内注入清水,防止锂电池爆炸对周边产生二次破坏;可有效阻止锂电池爆炸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破坏。该锂电池防爆箱旨在避免二次破坏,仍没有从根本上预防锂电池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我们易知,热量的聚集才是发生热失控的主要原因,那么就需要散热、阻燃。
目前的电池箱多采用多风道、多散热孔结构,但是这样的设计仅对电池正常工作的散热有积极效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电池单元因热量急剧上升造成的热失控风险和潜在的爆炸威胁时。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更好的解决电池单元因热量急剧上升造成的热失控风险和潜在的爆炸威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公开阻燃隔板,设置在电池箱内的相邻单体之间,包括由阻燃材料和吸热材料复合制得的隔板本体,隔板本体为与电池单体形状对应的形状,隔板本体上设有与电池箱配合安装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由阻燃材料制得的隔板应用于电池箱,能有效防止隔离、隔热、阻燃,防止热失控和电池爆炸,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隔板本体为单层的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本体为多层的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本体为2-5层。
优选的,所述隔板本体的每一层的厚度均为0.5-5mm。每一层的厚度可一样,也可不一样,厚度较小,占用空间小。
优选的,所述隔板本体上还涂覆一层由有机或无机的高阻燃材料制得的阻燃剂。
该隔板可以由单层或多层阻燃材料和吸热材料制得,还可以涂覆阻燃剂,达到多种阻燃的效果,根据电池箱的体积大小优选隔板的厚度和材质。
优选的,阻燃隔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最好为均匀设置,均匀的散热孔可以进一步的通风、散热,优化该阻燃隔板的使用。
优选的,散热孔的直径范围为1mm-50mm,散热孔数量范围为1-100个。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面积为隔板本体面积的1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3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泄压防中间腰部爆电池
- 下一篇:一种镍氢电池新型壳体用盖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