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4710.3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73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忠;沃金;黄石书;孙国栋;周霖;焦根龙;林永新;李学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工 椎间盘 置换 手术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中心圆板、螺钉及定位针,定位底座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局部贯通定位底座的一边缘,中心圆板与定位孔的外形尺寸相适配,中心圆板可拆卸地卡持于定位孔内,中心圆板开设有多行多列的针孔,其中一针孔位于中心圆板的圆心,针孔的行距为垂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针孔的中心距离,针孔的列距为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针孔的中心距离,针孔的行距和针孔的列距相等,底座两端设有固定孔,定位针的直径与针孔的直径相当,以供微调中心圆板的位置时定位针插置于某一针孔内而将中心圆板定位于椎体正中央,再通过螺钉穿过固定孔后螺接于人的锥体上。该定位装置操作方便,且定位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椎间盘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发明专利ZL201510559841.0公开了一种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及其应用,在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时,需要在椎体正中央且靠近椎体上侧边缘处开设固定孔,以供旋入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此固定孔设于椎体正中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椎间盘安装出现偏移,因此,如何在椎体上精确确定固定孔的位置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该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操作方便,且定位精准。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底座、中心圆板、螺钉及定位针,定位底座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局部贯通定位底座的一边缘,中心圆板与定位孔的外形尺寸相适配,中心圆板可拆卸地卡持于定位孔内,中心圆板开设有多行多列的针孔,其中一针孔位于中心圆板的圆心,针孔的行距为垂直方向上相邻两个针孔的中心距离,针孔的列距为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针孔的中心距离,针孔的行距和针孔的列距相等,底座两端设有固定孔,定位针的直径与针孔的直径相当,以供微调中心圆板的位置时定位针插置于某一针孔内而将中心圆板定位于椎体正中央,再通过螺钉穿过固定孔后螺接于人的锥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底座采用四角为圆角的方形板。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孔设于方形板的对角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针孔的行距和针孔的列距均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靠近针尖的一端具有限位片,以避免针尖进入椎管。
使用时,借助C臂机X光定位,将定位针打入椎体中央,定位后确定克氏针位置,主要测量定位针与椎体目标点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偏差值,将定位底座上的中心圆板圆心处的针孔相对于定位针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移动预定数量的针孔,以修正对应方向的偏差值,从而将中心圆板精确定位于椎体目标点,再通过螺钉将定位底座固定于锥体上,取出定位针及中心圆板,露出定位孔,即可根据定位孔的位置在椎体上开孔。采用上述结构的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操作方便,且定位精准,可避免椎间盘安装出现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的定位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4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