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除尘导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7184.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姚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裕正隆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D01H11/00;D01H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除尘 装置 | ||
一种自动除尘导纱装置,支架内侧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和横杆,第一固定杆位于支架端部,横杆位于支架中部,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导线柱,横杆有长杆和拼接杆相互拼接而成,支架外侧表面,位于支架尾部对称设有拉伸洞,拉伸洞底部设有位移洞,拉伸洞内设有轴承,轴承通过弹簧与拉伸洞内侧表面相互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穿过位移洞与轴承相互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上设有除尘滚筒;本申请通过拼接杆将纱线进行安装,由于导丝柱为表面光滑的陶瓷材质,能防止在导纱过程中纱线磨损断裂,承受弹簧的影响带动除尘滚筒始终保持与纱线相互贴紧接触,达到了保证纱线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除尘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对纱线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纱线需要通过导丝架进行引导,而针对于长期放置的纱线而言,可能因堆放时间较长表面存在灰尘,若是将该纱线进行加工处理,对外观会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除尘导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除尘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内侧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和横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支架端部,所述横杆位于支架中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导线柱,所述横杆有长杆和拼接杆相互拼接而成,所述支架外侧表面,位于支架尾部对称设有拉伸洞,所述拉伸洞底部设有位移洞,所述拉伸洞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弹簧与拉伸洞内侧表面相互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穿过位移洞与轴承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除尘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横杆和第二固定杆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通过1-2根弹簧与拉伸洞内侧表面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柱为陶瓷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拼接杆将纱线进行安装,除尘滚筒外侧表面与纱线筒外侧表面相互接触,将纱线头通过导丝柱进行引导,由于导丝柱为表面光滑的陶瓷材质,能防止在导纱过程中纱线磨损断裂,在导丝的过程中,随着不断进行导丝,纱线直径逐渐缩小,而轴承受弹簧的影响带动除尘滚筒始终保持与纱线相互贴紧接触,达到了保证纱线质量,提高作业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支架1、横杆2、拉伸洞3、第一固定杆11、第二固定杆12、长杆21、拼接杆22、轴承31、弹簧32、位移洞33、导线柱111、除尘滚筒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自动除尘导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内侧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杆11和横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11位于支架1端部,所述横杆2位于支架1中部,所述第一固定杆11上设有导线柱111,所述横杆2有长杆21和拼接杆 22相互拼接而成,所述支架1外侧表面,位于支架1尾部对称设有拉伸洞3,所述拉伸洞3底部设有位移洞33,所述拉伸洞3内设有轴承31,所述轴承31通过弹簧32与拉伸洞3内侧表面相互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12穿过位移洞33与轴承31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2上设有除尘滚筒1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11、横杆2和第二固定杆12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31通过1-2根弹簧32与拉伸洞3内侧表面相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柱111为陶瓷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裕正隆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裕正隆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垃圾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化水质的环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