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回补模拟实验平台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437791.2 申请日: 2019-04-02
公开(公告)号: CN209894806U 公开(公告)日: 2020-01-03
发明(设计)人: 张学庆;张兆吉;费宇红;李亚松;崔向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3/18 分类号: G01N33/18
代理公司: 11690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 艾变开
地址: 050061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模拟装置 地下水 模拟实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 地下水流场 模拟地下水 污染地下水 关键参数 灌溉模拟 实验平台 水位模拟 影响因素 降雨 污染源 关联 水质 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下水回补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平台包括动态水位模拟装置、包气带模拟装置、降雨灌溉模拟装置和地下水回补模拟装置;

所述动态水位模拟装置的主体为截面为长方形的箱式壳体,在箱式壳体内部设置两块平行的多孔透水板,所述多孔透水板分别靠近且平行于箱式壳体的一面壁板,且多孔透水板与其靠近的壁板距离为80~120mm;所述多孔透水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孔径为1~3mm的过水孔眼;所述多孔透水板的下沿与箱式壳体的底板密封接触,上沿与箱式壳体的上口相平齐,且多孔透水板另外两边沿与箱式壳体的两平行壁板垂直、密封接触;所述箱式壳体内填有用于模拟水文地质单元的含水层介质,在箱式壳体顶部覆盖用于模拟含水层顶板的黏土层;所述黏土层厚度为80~120mm;

所述包气带模拟装置包括有机玻璃柱及其内部填充介质;所述有机玻璃柱插入黏土层内且与箱式壳体顶面垂直;所述有机玻璃柱内不含黏土层,且有机玻璃柱底部与含水层介质接触;

所述降雨灌溉模拟装置包括水箱、输水管道、流量计、阀门和花洒;

所述地下水回补模拟装置包括水箱、高度可调装置、阀门、流量计以及井灌式回补模拟装置或河道入渗式回补模拟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透水板与其平行且靠近的壁板间形成地下水自由潜水面,自由潜水面上方用有机玻璃板密闭,有机玻璃板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排气孔直径均为8~12mm;所述进气孔连接外径与其直径相等的进气管,进气管伸入箱式壳体底部;所述进气管插入箱式壳体部分的管壁上设置直径为1~2mm的孔;所述进气管外接氮气存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壳体与多孔透水板平行的壁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与该壁板平行的另一侧壁板上设置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水箱,水箱下方配备高度可调装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流量计、阀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多孔透水板垂直的箱式壳体的两面壁板上均匀设置多个采样口,所述采样口直径为10~20mm;每个采样口上有密封膜,采样口内填充石英砂和纯净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柱的内部填充介质为模拟包气带岩性结构的填充介质;所述有机玻璃柱柱体上均匀分布有采样口;所述有机玻璃柱的直径为280~32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壳体中设置有与有机玻璃柱平行的有机玻璃管;所述有机玻璃管管径为50~80mm,管壁设置直径为1~3mm孔;所述有机玻璃管上端密封,设置进气孔、排气孔,下端与箱式壳体底部连接;所述进气孔连接进气管,进气管位于有机玻璃管内的管壁上设置直径1~2mm的孔,进气管伸入箱式壳体底部;所述进气管外接氮气存储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柱内部填充介质的不同深度设置有污染源和原位探测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灌式回补模拟装置包括垂直埋设于动态水位模拟装置中的、且顶端密封的玻璃井,所述玻璃井直径为80~120mm,直接深入动态水位模拟装置底部,且玻璃井插入动态水位模拟装置部分的井壁上设置有直径1~3mm的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入渗式回补模拟装置包括垂直于动态水位模拟装置顶部的立方体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内不含有黏土层,且玻璃罩底部直接接触含水层介质上方;所述玻璃罩底部设置直径1~3mm的渗水孔;所述玻璃罩高度为100~200m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井或玻璃罩顶部均设置有注水孔,并由注水孔深入注水管;所述玻璃井的注水管深入至动态水位模拟装置底部;所述玻璃罩的注水管深入至含水层介质上方;所述注水管与水箱连接,并设置有阀门和流量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7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