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9599.7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汉阳;梁广元;刘荣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0 | 分类号: | B01D63/00;B01D61/02;C02F1/44;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陈艺琴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反渗透 元件 通量 膜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包括一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及至少一层卷绕层;所述卷绕层包括:一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上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反渗透膜片和第二反渗透膜片,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和第二反渗透膜片的正面均朝向进水隔网,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和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均联接有纯水导布;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提高反渗透膜元件的通水量,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
背景技术
反渗透净水机是目前在国内家用净水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的反渗透膜元件大多采用传统的卷制工艺,即将纯水导布,内嵌有浓水格网的反渗透膜袋叠加构成的反渗透膜组缠绕卷制在中心管上。该方法卷制形成的反渗透膜元件侧面一端为原水进水,原水在压力作用下经过膜片净化后,纯水从膜袋内部流经纯水导布汇集到带孔的中心管流出,没过滤的浓水从膜元件的另一个侧面流出。这种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方向和浓水排出的方向一致,但是膜元件内部流道宽,流程短,导致内部水流速度慢,膜表面容易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水中污染物易在膜表面沉积并污染,降低了膜元件的脱盐率和水通量,最终导致膜元件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包括:一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一端口为进水端,所述中心管周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及至少一层卷绕层;所述卷绕层包括:一进水隔网,所述进水隔网上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反渗透膜片和第二反渗透膜片,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和第二反渗透膜片的正面均朝向进水隔网,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和第二反渗透膜片的反面均联接有纯水导布;上述进水隔网、第一反渗透膜片、纯水导布、第二反渗透膜片卷绕在中心管外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渗透膜片正面的两个横向边均设置有第三防水胶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反面靠近中心管的竖向边及远离中心管的竖向边设置有第一防水胶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渗透膜片反面的一横向边设置有第二防水胶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胶带的两端与两第一防水胶带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外周壁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防水胶带相配合的第四防水胶带,所述第四防水胶带环绕在中心管外周壁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中心管集中进水,水量大,均匀分布流进膜片,压力损失小,水通量大;2、原水水流方向无死角,不易结垢;3、纯水流程短,阻力小,流速快,通量大;4、纯水直接从端面大面积排出,无死角,易排空,不会有长时间停留的死水,使出水更干净;5、纯水直接从端面大面积排出,不会在内部兜气,膜片制水通量更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管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管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9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告牌生产用抬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泡膜制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