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指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1092.5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8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兵;黄秋瑜;刘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9537;G06F16/9535;H02J7/00;G09F27/00;E01F9/623;E01F9/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引装置 中央处理系统 支撑柱 信息输入输出装置 输出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 供电装置 可变信息 自助查询 乘客 卡环 底座 地铁 方向指示灯 出口指示 底座顶部 内部安装 实时动态 显示装置 引导信息 可变的 智能化 上套 站厅 候车 客流 疏导 告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指引设备,包括:底座,其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和中央处理系统,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中央处理系统连接;支撑柱,设置于该底座顶部,该支撑柱上套接若干指引装置卡环;若干指引装置,分别通过各指引装置卡环安装于该支撑柱上,该指引装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和方向指示灯,并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连接;该中央处理系统、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指引装置均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为站厅乘客提供精准的出口指示方向、提供实时动态的引导信息、智能化为乘客提前告知最佳候车区域、并在大客流时向乘客提供可变的疏导信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指引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化的地铁指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轨道交通网络规模也不断地扩大,各条线路互相贯通,地铁站多个出口与各商圈衔接。在车站客流激增和轨道交通网络化扩大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进行客流组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尤其在客流较多的大城市地铁换乘站、枢纽站,外来人口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该部分乘客对地铁车站布局不熟悉,致使乘客在车站内滞留时间延长,车站内客流拥挤度较大,高峰时段将会给车站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乘客进入地铁站台候车时,由于对站台候车乘客分布不熟悉,许多乘客会直接选择在楼扶梯或者电梯附近候车,这会导致大量乘客积聚在重要通道处,而站台其他候车区域候车人数较少,则会导致列车车厢内空间资源利用不均衡。对于候车乘客而言,无法知道下一列列车哪个车厢人数较少,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这些问题不仅可能会导致地铁运行延误,而且会引发地铁列车屏蔽门夹人夹物,影响地铁安全运营。
目前,在早晚高峰小时、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等客流量急剧增加时,车站应对大客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指引和广播指引,但是此措施在大型地铁站收效甚微,比如换乘站、枢纽站,容易导致车站出现安全运营风险。因此有必要提高车站指引设备设施的能力,保证车站安全运营,提高乘客服务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指引设备,以实现为站厅乘客提供精准的出口指示方向、提供实时动态的引导信息、智能化为乘客提前告知最佳候车区域、并在大客流时向乘客提供可变的疏导信息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指引设备,所述地铁指引设备包括:
底座,其内部安装有供电装置和中央处理系统,
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连接;
支撑柱,设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支撑柱上套接若干指引装置卡环
若干指引装置,分别通过各若干指引装置卡环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指引装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和方向指示灯,并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系统、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指引装置均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优选地,于所述底座上方一侧设置一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或于所述底座上方两侧分别设置一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自助查询信息输入输出装置或可变信息输出显示装置一侧固定于所述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优选地,地铁指引设备还设有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并与所述中央处理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地铁指引设备还设有若干充电接口,各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并与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供电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1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