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宫腔术后防粘连装置及其推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2136.6 | 申请日: | 201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琨;肖子文;李琴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粘连 装置 及其 推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宫腔术后防粘连装置及其推送装置,包括防粘连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防粘连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防粘连膜,所述支撑架由三根一端一体成型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开放的弹性撑杆构成,所述支撑架上套有防粘连膜,所述支撑架上系有用于后期取出该装置的尾丝,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手柄、推送管和定位块,所述推送管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推杆固定连接的滑块,所述定位块活动设置在推送管上,折叠状态的防粘连装置在推送管的端头处,操作人员推动滑块通过推杆将防粘连装置送入子宫官腔内并撑开。本实用新型结构精巧,推送置放支撑架方便易操作,支撑架和防粘连膜撑开后能起到良好的防粘连效果,实用性强,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宫腔术后防粘连装置及其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又称子宫内粘连症及宫腔粘连综合征,任何创伤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脱落和损伤均可导致子宫壁相互粘着形成粘连。数据统计常规宫腔镜检查的人群中宫腔粘连发生率为2.2%,因人流行刮宫后3至12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为37.6%,胎盘组织残留或者流产后反复刮宫可引起多达40%的宫腔粘连。但临床上宫腔粘连的实际发病率远高于上述数据,可能与部分宫腔粘连完全不表现临床症状、确诊宫腔粘连需要特殊手段、非婚人流术后难于随访等因素有关。总之随着医生对其认知的提高,尤其是非法堕胎和宫腔操作的逐年增多,宫腔粘连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经腹子宫切开分离粘连损伤较大,仅适用于极其严重的宫内闭锁性粘连,且留下较大的子宫瘢痕,术后妊娠易出现子宫瘢痕破裂、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目前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手段,通过宫腔镜观察确定粘连的位置、范围和质地等,虽然避免了盲目粘连分离对宫内残存内膜的损伤,减少了子宫穿孔的发生,但为了减低术后再次粘连的风险,多数患者需反复宫腔镜手术2~3次甚至多次以防止形成新的致密粘连,不仅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宫腔粘连者大多难以恢复正常月经,术后妊娠率极低。在宫腔黏连手术后为了保持宫腔的正常形态,利于子宫内膜的爬行,有必要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术后宫腔防黏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宫腔术后防粘连装置及其推送装置,所述防粘连装置和其推送装置设计精巧,使用方便,置放推送效果好,防粘连装置撑开后防粘连效果好,能有效促进子宫内壁的恢复,避免感染复发,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宫腔术后防粘连装置及其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粘连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支撑架由三根具有弹性的弹性撑杆构成,三根所述弹性撑杆的一端一体成型固定在一起,三根弹性撑杆的另一端开放,所述支撑架在外力作用下收起呈直线型,支撑架在不受外力影响时弹开呈倒三棱锥形,弹开状态的支撑架的三个侧面上固定套装有防粘连膜,所述支撑架上系有用于后期取出所述防粘连装置的尾丝;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手柄、推送管和定位块,所述推送管内设置有推杆,所述手柄上设置有与推杆固定连接的滑块,所述定位块活动设置在推送管外壁上,收起状态的防粘连装置放置在推送管内的端头处。
优选地,所述推送管的双面均设置有厘米刻度。
优选地,在防粘连装置撑开前,所述定位块距离宫颈1.5-2.0cm,撑开后定位块触碰宫颈。
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装置放置完成后,尾丝露出宫颈2-3cm。
优选地,所述防粘连装置由无毒害副作用的聚乳酸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置放推送效果好,防粘连装置撑开后防粘连效果好,能有效促进子宫内壁的恢复,避免感染复发,可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粘连装置可以很好的分离术后粘连,保持宫腔的正常形态,有利于子宫内膜的爬行,利于患者的快速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2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