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矩型磁涡流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3391.2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易尚天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49/10 |
代理公司: | 51252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姗姗<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体转子 本实用新型 导体转子 负载过载 耦合器 转动 磁力耦合器 内摩擦片组 涡流耦合器 负载停止 滑动摩擦 摩擦片组 扇形磁钢 生产效率 温度恒定 磁涡流 导体环 静摩擦 摩擦片 限矩型 包封 挡环 垫块 压环 开机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耦合器,具体涉及一种限矩型磁涡流耦合器,包括:导体转子,永磁体转子、导体环、压环、包封、垫块、扇形磁钢、挡环、摩擦片组,本实用新型的涡流耦合器,当负载过载后,负载停止转动,永磁体转子内摩擦片组的摩擦片之间由静摩擦转为滑动摩擦,导体转子带动永磁体转子继续转动且永磁体转子的温度恒定,排除负载过载原因后开机即可正常运行,减少了耦合器修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耦合器,具体涉及一种限矩型磁涡流耦合器。
背景技术
永磁耦合器,又名磁力耦合器,是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的装置,可实现电动机和负载间无机械连接的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当两者之间相对运动时,导体组件切割磁力线,在导体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进而产生反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扭矩传递
磁力耦合器主要由铜转子、永永磁体转子和控制器三个部分组成。一般,铜转子与电机轴连接,永永磁体转子与工作机的轴连接,铜转子和永永磁体转子之间有空气间隙,没有传递扭矩的机械连接。这样,电机和工作机之间形成了磁连接,通过调节气隙来实现工作机轴扭矩、转速的变化。
现有技术中的磁力耦合器中,为了使电机能够在负载过载后空转,采用的技术手段为安装销轴,当负载过载后,剪断销轴,实现电机空转,每次负载过载后都需要进行停机修复检修,不能满足快速修复的要求,通常状况下需要反复多次的停机修复,导致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矩型磁涡流耦合器:通过摩擦片组的静摩擦与动摩擦转换,实现永磁体转子空转而不升高温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相当于剪断销轴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电机快速重启的目的。
一种限矩型磁涡流耦合器,实现电机与负载间的快速启停动作,由导体转子和永磁体转子构成,其特征在于:导体转子与电机联接,永磁体转子与负载联接,永磁体转子内安装有摩擦片组,所述摩擦片组摩擦力矩小于永磁体转子的磁力传动最大扭矩,所述摩擦片组安装在永磁体转子内靠近轴心处并与永磁体转子为同轴心。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组为多层摩擦片结构,其摩擦片层数大于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涡流耦合器,当负载过载后,负载停止转动,永磁体转子内摩擦片组的摩擦片之间由静摩擦转为滑动摩擦,导体转子带动永磁体转子继续转动且永磁体转子的温度恒定,排除负载过载原因后开机即可正常运行,减少了耦合器修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对比的现有销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磁钢排布图;
图中: 1-导体转子,2-永磁体转子、3-导体环、4-压环、5-包封、6-垫块、7-扇形磁钢、8-挡环、9-摩擦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限矩型磁涡流耦合器,包括:1-导体转子,2-永磁体转子、3-导体环、4-压环、5-包封、6-垫块、7-扇形磁钢、8-挡环、9-摩擦片组。
如图1,导体转子与电机联接,永磁体转子与负载联接,永磁体转子内安装有摩擦片组,所述摩擦片组摩擦力矩小于永磁体转子的磁力传动最大扭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摩擦片组为多层摩擦片结构,其摩擦片层数大于两层。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易尚天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易尚天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3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