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馈能式阻尼自控制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5557.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9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库;江逸飞;张曙光;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F16F9/504 |
代理公司: | 32322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弹簧座 压电陶瓷 铰支座 叠片 馈能 储油缸筒 螺旋弹簧 活塞杆 内壁 压电 粘接 过盈配合连接 半主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 电磁感应 隔振技术 工作缸筒 固定插接 减振装置 综合效果 阻尼特性 有效地 隔振 减振 磁场 隔离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减振隔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馈能式阻尼自控制减振装置,包括压电馈能单元和电磁感应自控制单元,所述压电馈能单元包括上铰支座总成、活塞杆、压电陶瓷叠片、上弹簧座,所述上铰支座总成的顶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杆,所述上铰支座总成的底部粘接所述压电陶瓷叠片,所述压电陶瓷叠片的底部粘接所述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壁底部固定插接有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工作缸筒,该实用新型采用半主动控制,通过调节磁场强度实现隔振最佳阻尼特性,可以在较宽的频带内有效地隔离振动的传递,同时无需外界ECU控制,成本较低的综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隔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馈能式阻尼自控制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vibration)是指物体围绕它的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或系统物理量在其平均值(或平衡值)附近来回变动。振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如钟摆的振动,琴弦的振动,心脏的搏动,耳膜和声带的振动等。
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振动现象更比比皆是,例如机车、车辆行驶时所引起的自身的振动以及支承它的线路、桥梁的振动;机器设备运转时或地震时所引起的厂房或堤坝的振动;风的脉动压力使输电线、烟囱、水塔、桥梁等建筑物产生的振动;船舶或飞机在航行中的振动等。
剧烈的振动可以造成结构物或机件的破坏;对于精密仪器或机械加工,振动将影响其灵敏度或精确度;振动要消耗能量因而使机器的效率降低;振动及同时发生的噪声使劳动条件恶化;飞机、车辆、船舶等的振动影响到乘客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安全等。应该设法消除这些有害的振动或减轻其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舒适性与机械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悬置及被动减振器很难满足客户对于减振隔振要求。
现有技术当中的减振装置不能实现自动的控制,减振的效果较差,往往现有的减振装置往往需要外加ECU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成本,同时减振器的震动的动作较大,可靠性较低,其次不具有馈能功能,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馈能式阻尼自控制减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馈能式阻尼自控制减振装置,以解决不能实现自动的控制,减振的效果较差,往往现有的减振装置往往需要外加ECU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成本,同时减振器的震动的动作较大,可靠性较低等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馈能式阻尼自控制减振装置,包括压电馈能单元和电磁感应自控制单元,所述压电馈能单元包括上铰支座总成、活塞杆、压电陶瓷叠片、上弹簧座,所述上铰支座总成的顶部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活塞杆,所述上铰支座总成的底部粘接所述压电陶瓷叠片,所述压电陶瓷叠片的底部粘接所述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壁底部固定插接有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工作缸筒,所述工作缸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器总成,所述工作缸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阀总成,所述活塞杆贯穿连接所述工作缸筒的顶部,所述工作缸筒的内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螺旋通道式总成,所述螺旋通道式总成包括调整垫片、螺旋活塞、控制线圈和锁紧螺母,所述活塞杆的底端外壁固定安装所述控制线圈,所述控制线圈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螺旋活塞,所述螺旋活塞通过所述锁紧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底部,所述螺旋活塞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调整垫片,所述上铰支座总成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感应自控制单元,所述电磁感应自控制单元包括下弹簧座、固定螺栓、永磁体、弹性垫圈、永磁体固定螺母、反馈线圈、外置缸筒、控制单元、外置缸筒导向器、导线和导向杆,所述外置缸筒的内壁中部上下方向贯穿插接有所述导向杆,所述外置缸筒的顶部与所述导向杆之间固定安装所述外置缸筒导向器,所述外置缸筒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反馈线圈,所述导向杆的中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永磁体固定螺母、弹性垫圈和永磁体,所述导向杆的底端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下弹簧座顶部,所述反馈线圈和控制线圈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叠片的外壁涂覆有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5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的减震机构
- 下一篇:摇臂式等阻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