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产品倒扣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5832.2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3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聚合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44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块 燕尾槽 模座 脱模 本实用新型 顶出杆 圆型腔 倒扣 模具技术领域 产品固定柱 半圆型腔 模具成本 模具结构 侧抽芯 内固定 顶出 基台 圆槽 张开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产品倒扣脱模结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座,模座上设有基台,基台上设有至少一个燕尾槽,燕尾槽内设有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上部均设有半圆型腔,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扣合后形成圆型腔,圆型腔底部设有圆槽,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底部均设有T型槽,T型槽内固定有顶出杆。本实用新型脱模时,通过顶出杆将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从模座的燕尾槽中顶出,由于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底部较小,当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底部处于燕尾槽顶部时,会自然张开,即可轻松实现产品固定柱末端的倒扣脱模,无需采用复杂的侧抽芯结构,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模具成本,同时还提高生产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产品倒扣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机壳类产品一般沿着边缘设置多个固定柱,且在固定柱的顶端设置倒扣结构,以便于机壳产品无需螺钉就可与产品相应部件卡扣锁定相连。如图1所述,一种机壳产品,其机壳A上设有3根固定柱B,该固定柱B的末端为钩状倒扣部C。这种产品的倒扣结构相对空间有限、倒扣量较小。如果采用一般的行位斜顶结构,其模具结构需多块行位镶件组合而成,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产品倒扣脱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产品倒扣脱模结构,包括模座,所述模座上设有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至少一个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设有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所述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上部均设有半圆型腔,所述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扣合后形成圆型腔,所述圆型腔底部设有圆槽,所述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底部均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固定有顶出杆。
作为优选,所述圆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型腔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均为上大下小的燕尾榫形。
作为优选,所述燕尾槽与所述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扣合后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倒扣脱模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脱模时,通过顶出杆将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从模座的燕尾槽中顶出,由于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底部较小,当第一斜抽块和第二斜抽块的底部处于燕尾槽顶部时,会自然张开,即可轻松实现产品固定柱末端的倒扣脱模,无需采用复杂的侧抽芯结构,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模具成本,同时还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带倒扣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倒扣脱模结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斜抽块与顶出杆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聚合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聚合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5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勘探类产品模具两次顶出机构
- 下一篇:潜伏式隧道吹气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