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油气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7032.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1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圣登;代忠强;张凯;李磊;韩金权;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42208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雷 |
地址: | 4340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主体 液体循环 油液 气体混合管 气体入口管 吸入泵 加热器 顶盖 除尘罐 液腔 出口 本实用新型 隔离出液腔 除尘装置 底部连通 高温油气 雾化喷嘴 高品质 排出泵 罐体 气腔 烟气 粉尘 穿过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油气除尘装置,包括油液吸入泵、液体循环管线、除尘罐、加热器、排出泵、气体入口管汇,所述除尘罐包括罐体主体和顶盖,顶盖连接罐体主体和气体混合管,罐体主体内隔离出液腔和气腔,气腔设有穿过罐体主体的出口,加热器设置在液腔的底部,气体混合管连接有气体入口管汇,油液吸入泵的进口通过液体循环管线与罐体液腔底部连通,油液吸入泵的出口通过液体循环管线穿设在气体入口管汇中,液体循环管线的出口在气体混合管的顶部处连接雾化喷嘴。将烟气中固体颗粒直径小的粉尘进一步除去,使油液达到较高品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油气除尘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油气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资源、能源消耗性为主的重工业迅速发展,但是产生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能源消耗大,因此带来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重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特征是高温油气,随着我国的环保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电除尘和湿式除尘很难达到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因此研究探索新的除尘技术,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常用的高温油气除尘一般是采用旋风分离的方法,该方法适用性较广,适合于除掉10μm以上的绝大多数固体杂质,10μm以下的固体杂质目前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处理,对于固液分离对液体中含固量要求较严格的领域,则需要引入新的除尘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油气除尘装置,将油气中小颗粒固体粉尘进一步除去,使油液达到较高品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油气除尘装置,包括油液吸入泵、液体循环管线、除尘罐、加热器、排出泵、气体入口管汇,所述除尘罐包括罐体主体和顶盖,顶盖连接罐体主体和气体混合管,罐体主体内隔离出液腔和气腔,气腔设有穿过罐体主体的出口,加热器设置在液腔的底部,气体混合管连接有气体入口管汇,油液吸入泵的进口通过液体循环管线与罐体液腔底部连通,油液吸入泵的出口通过液体循环管线穿设在气体入口管汇中,液体循环管线的出口在气体混合管的顶部处连接雾化喷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体循环管线与油液吸入泵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设有液体进入阀和液体排出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主体外设有监控液腔的液位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液腔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顶盖上设有排气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气腔底部连接有冷凝液排出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主体上设有检修孔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喷淋高温雾化液体,使雾化液对高温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捕捉,能除去烟气中颗粒直径小于10μm的固体粉尘,油气再通过挥发冷凝收集,达到烟气净化的目的;相比于常规除尘方法,烟气中可除去颗粒直径更为微小,除尘效果更彻底,可回收到的冷凝油液洁净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其中:1、油液吸入泵,2、液体进入阀,2.1、液体排出阀,3、液体循环管线,4、加热器,5、排出泵,6、液位计,7、罐体主体,8、顶盖,9、顶盖排气阀,10、气液混合段,11、雾化喷嘴,12、气体入口管汇,13、检修盖,14、冷凝液排出阀,15、液腔,16、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7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