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密封超临界模压发泡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0009.0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龚鹏剑;李光宪;王素真;狄鹏程;黄亚江;蒋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 |
代理公司: | 32243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上模具 下模具 下模凹槽 本实用新型 密封圈沟槽 内密封结构 多级密封 模压发泡 超临界 凸出部 外密封 多级密封结构 超临界发泡 发泡腔体 模具结构 模具中心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接合 密封性 发泡 模具 生产成本 节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密封超临界模压发泡模具多级密封结构,属于超临界发泡技术领域。由上模具和下模具构成,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构成发泡腔体;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接合面上还设有内密封结构和外密封结构;所述的内密封结构中包括:位于上模具下方的凸出部,位于下模具上方的下模凹槽,凸出部和下模凹槽的大小相配合;下模凹槽朝向模具中心的一侧上还开设有密封圈沟槽,密封圈沟槽中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的外密封结构中包括位于上模具下方的第二密封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级密封模具结构提高了超临界模压发泡在高压下的密封性并实现了密封圈的多次长期使用,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需频繁更换密封圈的问题,提高了发泡生产效率,最终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密封超临界模压发泡模具结构,属于超临界发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临界模压发泡由于其绿色、环保及产品质量可控,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该类型加工对专用模具的耐温耐压要求极高,几乎没有厂家可做出满足要求的模具。因此,限制了该工艺广泛地生产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具有高熔点、高性能产品的量化生产方面,皆由于该工艺加入同样剂量的气体发泡剂时会在高温下产生更高的腔内压力,导致对模具的密封等有更高要求,另外由于模压发泡需常开合模,且在泄压瞬间气体的快速释放使得密封材质受到强烈的气体冲击作用而极易破损,需更换新的密封材质,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和成本增加。因此改善超临界模具在高压下的长期多次使用的密封性,可促进高熔点、高性能材料的超临界微发泡产品的产业化。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超临界模具在高压下的密封性及提高密封材质的重复利用性,本专利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及不停修正后,发明了适用于超临界模压发泡模具的多级密封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模压发泡实际生产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超临界模压发泡在高压下的密封性及密封材质的重复利用率。
一种多级密封超临界模压发泡模具结构,由上模具和下模具构成,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构成发泡腔体;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接合面上还设有内密封结构和外密封结构;
所述的内密封结构中包括:位于上模具下方的凸出部,位于下模具上方的下模凹槽,凸出部和下模凹槽的大小相配合;下模凹槽朝向模具中心的一侧上还开设有密封圈沟槽,密封圈沟槽中放置第一密封圈;
所述的外密封结构中包括:位于上模具下方的第二密封圈。
下模具上还设有排空管,排空管上还设有第一阀门,用于排出发泡剂气体。
下模具上还设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有第二阀门,进气管用于向模具中供入发泡剂气体。
下模具上设有压力表,用于显示模具内压力。
下模具上设有冷却液管,用于对模具内降温。
下模具上设有测温口,用于测量模具内的温度。
下模具上设有加热部件,用于对模具内进行升温;还包括用于模具内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控设备。
所述第一密封圈为带挡圈,形状为O形、矩形等,横截面尺寸(0.4~12)×(0.4~12)mm,邵氏硬度A45~95°。
所述第一密封圈材质为在超临界流体情况下无发泡现象的材质。
所述的超临界流体情况下无发泡现象的材质选自全氟橡胶、氟橡胶、氟素橡胶或者金属氟橡胶。
所述密封圈沟槽的宽度为1.5~16mm,深度为1.1~11mm,数量1~3个,带有倒角或者圆角设计。
第二密封圈为波纹形状;第二密封圈的宽度5~20mm,第二密封圈的深度0.2~2.5mm,波纹宽度0.5~1.5mm,波纹之间的间距0.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0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发泡剂用发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胶注射硫化设备的冷流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