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0019.4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0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清;魏天云;邹泽昌;杨开怀;蓝敏俐;傅枞春;陈忠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35219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坩埚 熔炼炉 后支架 自动移动装置 移动 电机带动 前支架 再启动 电机带动丝杆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钢丝绳 后滑块 连接架 熔液 加热 模具 转动 电机 自动化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包括后支架、前支架、铁坩埚,后支架和前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架,后支架一个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该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通过将铁坩埚固定在第一钢丝绳上,启动第二电机带动铁坩埚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再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前、后滑块移动,进而将铁坩埚移动至熔炼炉上方,再启动第二电机带动铁坩埚下降至熔炼炉里,待熔炼炉加热完成后,再将铁坩埚上升后移动并降至靠近模具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铁坩埚的自动化移动,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铁坩埚中的熔液灼伤工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熔炼炉是指熔化金属锭和一些废旧金属并加入必要的合金成分,经过扒渣、精炼等操作将它们熔炼成所需要的合金的设备,熔炼炉其主要特点有,设备轻巧、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特别省电,同负载用电比电子管高频机节省60%,具有过流、过压、过热等多种保护功能,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各种需对金属加热的场合。
然而,目前实验室熔炼炉使用的铁坩埚一般是通过两个人手抬的方式送进熔炼炉或者从熔炼炉中取出,同时也是两个人手抬的方式将熔炼好的熔液倒入模具中,而铁坩埚在熔炼过程中的温度一般在700-900摄氏度之间,操作人员将铁坩埚从熔炼炉中抬出,此时温度高,铁坩埚中的熔液在移动过程中,若操作人员动作不协调,容易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灼伤操作人员,且当操作人员将铁坩埚中的熔液倾倒到模具时,两个抬的人若动作不协调,要么熔液倒的不足,要么熔液倒的过多,溢出模具,同时抬铁坩埚的操作人员需要近距离靠近熔炼炉,由于熔炼温度较高,操作人员易引起中暑或者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来解决铁坩埚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包括后支架、前支架、铁坩埚,所述后支架和前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后支架一个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且后支架另一个侧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固定箱,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套装有后滑块,所述后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箱,所述连接箱内腔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两端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第一线轮,所述第一线轮上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前支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前固定箱,所述前固定箱内腔的中部固定套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活动套装有前滑块,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正定位钩,所述连接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进一步地,所述铁坩埚侧面底端的中部设有侧固定耳,所述侧固定耳上开设有侧定位孔,所述铁坩埚两侧顶端的中部设有正固定耳,所述正固定耳上开设有正定位孔,所述正定位孔与正定位钩活动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第二线轮,且第二转轴的一端活动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与连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轮上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侧定位钩,所述侧定位钩与侧定位孔活动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滑块与后固定箱活动套接,且后滑块的侧面与第一转轴活动套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滑块的侧面与连接箱的侧面固定连接,且前滑块的侧面与第一转轴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前滑块与前固定箱活动套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熔炼炉用铁坩埚自动移动装置,通过将铁坩埚固定在第一钢丝绳上,启动第二电机带动铁坩埚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再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前、后滑块移动,进而将铁坩埚移动至熔炼炉上方,再启动第二电机带动铁坩埚下降至熔炼炉里,待熔炼炉加热完成后,再将铁坩埚上升后移动并降至靠近模具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铁坩埚的自动化移动,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铁坩埚中的熔液灼伤工作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未经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00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