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拆阀芯式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3173.7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张月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23115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培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壳体 过流通道 上端 阀芯式 止回阀 阀头 阀座 壳体 快拆 弹簧连接 内部固定 气焊切割 单流阀 侧壁 结垢 丝堵 焊接 切割 配合 安全 | ||
一种快拆阀芯式止回阀。主要解决现有的单流阀在结垢后需要更换时需要气焊切割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有倾斜的侧壳体(3),所述侧壳体(3)内部固定有阀座(5),阀座(5)上端与阀头(4)通过斜面相配合,阀头(4)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丝堵(2);所述侧壳体(3)底部开有过流通道(b),侧壳体(3)上朝向壳体(1)一侧的侧壁上开有过流通道(c)。该快拆阀芯式止回阀在更换时不需切割、焊接,操作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快拆阀芯式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三元复合驱注入工艺中,由于三元注入液的化学特性,致使注入流程中的管线及设备表面腐蚀结垢严重。其中,单流阀是注入阀组中结垢堵塞最严重的部位之一。单流阀因结垢导致密封失效,无法实现止回作用,需要频繁更换。目前的单流阀,因结构限制无法进行在线维护修理,出现结垢后只能更换新阀,更换过程需采用气焊切割拆除旧阀,然后再采用电焊焊接上新阀,更换一个阀门需停产2-3小时,而且需要动火切割、焊接,既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又增加了维修更换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单流阀在结垢后需要更换时需要气焊切割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拆阀芯式止回阀,该快拆阀芯式止回阀在更换时不需切割、焊接,操作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拆阀芯式止回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有倾斜的侧壳体,所述侧壳体内部固定有阀座,阀座上端与阀头通过斜面相配合,阀头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丝堵;所述侧壳体底部开有过流通道,侧壳体上朝向壳体一侧的侧壁上开有过流通道。
所述壳体与侧壳体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9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止回阀通过侧壳体成一定角度固定在壳体一侧,可实现正常单流阀的作用。当该止回阀因结垢而导致密封失效时,只需将阀芯取下进行更换即可,不用整体更换止回阀,不用气焊切割、电焊焊接等操作,省时省力,安全快捷,同时减少了关井对注入时率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丝堵,3-侧壳体,4-阀头,5-阀座,6-骨架胶垫,a-过流通道Ⅰ,b-过流通道Ⅱ,c-过流通道Ⅲ,d-过流通道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快拆阀芯式止回阀,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有倾斜的侧壳体3,壳体1与侧壳体3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90°,侧壳体3可以焊接在壳体1上,也可以与壳体1加工为一体。所述侧壳体3内部固定有阀座5,且阀座5底部与侧壳体3之间置有骨架胶垫6。阀座5上端与阀头4通过斜面相配合,阀头4上端通过弹簧连接丝堵2,丝堵2通过螺纹连接在侧壳体3上端。所述侧壳体3底部开有过流通道b,侧壳体3上朝向壳体1一侧的侧壁上开有过流通道c,过流通道c与壳体1上部的过流通道d相连,过流通道b与壳体1下部的过流通道a相连。
正常工作时,液体由过流通道a进入过流通道b,液体的压力推动阀头4向上移动,弹簧被压缩,打开过流通道c,进入过流通道d。当过流通道a处的压力低于过流通道d处的压力时,阀头4在弹簧的作用下回落,将过流通道c和过流通道b隔开,从而将流体的回流通道关闭,起到止回功能。
当该止回阀因结垢而导致密封失效时,只需将丝堵2拧下,连同阀头4一起取下进行更换即可,不用整体更换止回阀,不用气焊切割、电焊焊接等操作,安全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3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