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3205.3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7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董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41153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智宏亮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体 活动橡胶 橡胶圆棒 润滑剂 肛门 导出机构 导出装置 延长机构 开塞露 限位环 右侧面 直通孔 圆孔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润滑剂回流 塞入 内部压力 限位圆柱 橡胶软管 出油孔 圆锥状 锥体锥 锥型腔 封堵 贴紧 拉长 流出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出机构和延长机构,所述导出机构包括橡胶圆棒、出油孔、第一直通孔、第一锥体、限位环和橡胶软管,所述延长机构包括第二锥体、圆孔、活动橡胶板、限位圆柱、锥型腔和第二直通孔。该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锥体,在限位环的作用下,能使第二锥体向右侧拉动,从而有效的拉长该装置,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通过设置第二锥体呈圆锥状,且第二锥体的最大直径值大于橡胶圆棒,能使橡胶圆棒在塞入肛门时通过第二锥体锥型封堵避免润滑剂从肛门流出,通过设置活动橡胶板,能在肛门内部压力高于外部时,活动橡胶板的右侧面贴紧圆孔的右侧面,避免润滑剂回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开塞露的一侧普遍为细小的硬质塑料管,便秘病人在使用时将该硬质塑料管塞入肛门,现有开塞露硬质塑料管的长度普遍为固定长度,而有些便秘较严重的患者不能很好的将开塞露内部润滑剂导入直肠较深入的内部,使用效果不好,现有开塞露在使用时导入肛门的润滑剂容易从肛门流出,不仅会导致润滑剂的浪费,且会致使治疗便秘的效果大打折扣,现有开塞露普遍为施加外力将润滑剂导入肛门,由于肛门内外压力不一致,有时会导致润滑剂回流的现象,为引我们提出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具备方便调节管体长度从而能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避免润滑剂从肛门流出和避免润滑剂回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开塞露塑料管较短不能深入患者肛门内部一定深度、润滑剂从肛门外流和润滑剂回流入注射器内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塞露润滑剂导出装置,包括导出机构和延长机构,所述导出机构包括橡胶圆棒、出油孔、第一直通孔、第一锥体、限位环和橡胶软管,所述延长机构包括第二锥体、圆孔、活动橡胶板、限位圆柱、锥型腔和第二直通孔;
所述橡胶圆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呈圆锥状的第一锥体,所述第一锥体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直通孔,所述第一直通孔的左端贯穿第一锥体并延伸至橡胶圆棒的内部,所述橡胶圆棒的外表面开设有呈环形阵列的出油孔,且出油孔与第一直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锥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限位环。
所述第一锥体的右侧放置有第二锥体,所述第二锥体的左侧面开设有呈圆锥状的锥型腔,所述锥型腔的左端套设于第一锥体的外表面,且第二锥体的左侧面与限位环的左侧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锥体的最大直径值大于橡胶圆棒的直径值,所述第二锥体的内部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位于锥型腔的右侧,所述第二锥体右侧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二直通孔,所述第二直通孔的左端贯穿圆孔并与锥型腔相连通。
所述橡胶圆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管,所述橡胶软管的右端套设于第二锥体的外部并延伸至第二锥体的右侧,所述圆孔的内部放置有呈圆柱状的活动橡胶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橡胶板的直径值大于第二直通孔的直径值,且活动橡胶板的直径值小于圆孔的直径值。
进一步的,所述圆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形的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的水平长度值与活动橡胶板水平长度值之和小于圆孔的水平长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靠近橡胶圆棒的一侧面为倾斜状,且限位环远离橡胶圆棒的一侧面为竖直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体为硬质塑料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体的最大直径值小于橡胶圆棒的直径值。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圆棒为软质的医用硅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3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