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的下颌角骨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7642.2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肥韩美整形外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少丽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性 下颌 角骨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的下颌角骨凿,包括凿柄,凿柄由木质柄、不锈钢芯和不锈钢端套组成;凿头,凿头与不锈钢端套焊接,凿头呈半圆柱形,且在凿头前端的平面侧形成有突起,凿头的前端端头设有刃口。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凿柄由外层的木质柄和内层的不锈钢芯以及前端的不锈钢端套组成,使得在截骨手术时,凿柄的受力稳定性更好,安全性得到提高,并且外表美观,富有质感;另外,凿头采用半圆柱形结构,且在平面侧形成有突起,在截骨手术时,将凿头的平面侧朝向已截下的下颌骨结构,这样已截下的骨结构能被突起上弧形面逐渐挤开,有利于保持较好的术野,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下颌角骨凿。
背景技术
颌面外科通常采用下颌角截骨的方法来改善下面部宽大畸形,达到符合瓜子脸外观的骨塑形。现有技术中下颌角截骨没有专用的截骨凿,因而普遍采用普通截骨凿来对下颌角进行截骨,而使用普通截骨凿进行下颌角凿骨手术时,对下颌角截骨风险较大,安全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的下颌角骨凿,其通过特定的凿柄和凿头结构,增加了骨凿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高安全性的下颌角骨凿,包括
凿柄,所述凿柄由木质柄、不锈钢芯和不锈钢端套组成,所述木质柄内部开有前后贯穿的圆柱孔,所述不锈钢芯恰好嵌在圆柱孔内,所述不锈钢端套套在木质柄的前端,且使不锈钢芯抵在不锈钢端套的内部;
凿头,所述凿头与不锈钢端套焊接,凿头呈半圆柱形,且在凿头前端的平面侧形成有突起,所述突起包括有第一弧形面、平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均为凹面弧形,且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水平投影长度大于第二弧形面的水平投影长度,所述凿头的前端端头设有刃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质柄的前端外径小于后端外径,且在木质柄前端开有一圈凹槽,用于不锈钢端套的套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质柄上开有6条轴向的防滑条形槽,所述防滑条形槽分为两组,每组3条,两组相互对立分布在木质柄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为3±0.2cm,所述平面的长度为0.3cm,且所述平面与凿头平面侧的高度差为0.6cm,所述第二弧形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为1±0.2c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刃口由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交组成,所述第一斜面由凿头的平面侧45°内切而成,所述第二斜面由凿头的弧面侧45°内切而成,使得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凿柄由外层的木质柄和内层的不锈钢芯以及前端的不锈钢端套组成,使得在截骨手术时,凿柄的受力稳定性更好,安全性得到提高,并且外表美观,富有质感;另外,凿头采用半圆柱形结构,且在平面侧形成有突起,在截骨手术时,将凿头的平面侧朝向已截下的下颌骨结构,这样已截下的骨结构能被突起上弧形面逐渐挤开,有利于保持较好的术野,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凿柄的剖面图;
图3为凿头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凿柄;11、木质柄;111、防滑条形槽;12、不锈钢芯;13、不锈钢端套;2、凿头;21、突起;211、第一弧形面;212、平面;213、第二弧形面;22、刃口;221、第一斜面;222、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肥韩美整形外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肥韩美整形外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7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下肢外用锁定钢板
- 下一篇:一种共轨喷油器阀组件密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