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1738.6 | 申请日: | 2019-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黄玉玲;高青;刘梦莹;田海燕;朱存培;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1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培育 种子 表皮 虫害 处理 装置 | ||
1.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底座(2)、支撑架(3)、料斗(4)、闭合装置(5)、拌药装置(6)和搅拌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料斗(4),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闭合装置(5),所述料斗(4)的底端安装有拌药装置(6),所述拌药装置(6)的底端安装有搅拌装置(7);
所述闭合装置(5)包括转动件(501),所述转动件(501)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所述转动件(50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箱门(502),所述箱门(50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磁铁(503),所述第一磁铁(503)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磁铁(504);
所述拌药装置(6)包括药剂箱(601),所述药剂箱(60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3)的内壁左侧顶端,所述药剂箱(601)内底端固定安装有水泵(602),所述水泵(602)的出水端连通有药剂管(603),所述料斗(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种子通道(604),所述种子通道(604)内后表面固定安装有活动销轴(605),所述活动销轴(605)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606);
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电机(701),所述电机(701)固定安装在箱体(1)内右侧内壁上,所述电机(70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丝杆(702),所述丝杆(702)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703),所述活动块(703)的内部顶端及底端均活动连接有滑轨(704),所述活动块(703)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爪(705),所述搅拌爪(705)上开设有通孔(706),所述滑轨(704)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弹簧(707),所述滑轨(704)的两端活动连接有圆形滑道(7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503)的右侧与第二磁铁(504)的左侧设有异性磁极,且第一磁铁(503)距第二磁铁(504)的距离小于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管(603)贯穿种子通道(604)并延伸至种子通道(604)的右端,且药剂管(603)距料斗(4)底端的距离小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通道(60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种子通道(604)等距均匀安装在料斗(4)的底端,且每个种子通道(604)内活动安装有转动块(606),转动块(606)的开口方向指向种子通道(604)内,转动块(606)错位连接在种子通道(604)的左右内壁上,转动块(606)的弧度为四分之三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702)的左右两部分设有相反的螺纹,且丝杆(702)的行程与支撑架(3)的长度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爪(705)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706),且通孔(706)的直径大于种子直径,且通孔(706)直径小于种子直径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培育用种子表皮防虫害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704)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在圆形滑道(708)内,且圆形滑道(708)的半径小于丝杆(702)距支撑架(3)内底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17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部带透气孔的双层透皮扩散池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种植用施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