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冷却功能的线束插件支架用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2489.2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3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席跃坤;席自强;张登柱;金玉涛;罗松;王亮;程金康;侯学勇;张英红;李秀东;宋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丰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板 冲压模具 中心位置处 冲压 冷却 本实用新型 底座顶端 上模板 下模具 顶座 紧压 底座 自冷却功能 边缘位置 变形现象 内部安装 实时冷却 透气网罩 线束插件 冰晶盒 冷风机 密封框 上模具 支架 杂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冷却功能的线束插件支架用冲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板、冷却框、紧压机构和密封框,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的顶端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外侧的下模板内部设有透气网罩,所述下模板顶端的边缘位置处皆设有紧压机构,所述下模板一侧的底座顶端固定有冷却框,所述冷风机一侧的冷却框内部安装有冰晶盒,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顶座,顶座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模具。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冲压模具冲压过程中的实时冷却功能,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冲压效果,而且避免了冲压模具在冲压时因杂物的落入导致变形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冷却功能的线束插件支架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线束插件支架在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冲压模具,冲压模具,是将材料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冲压,一般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冲压模具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冲压模具在冲压过程中一般未设置实时冷却功能,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冲压模具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2、传统的此类冲压模具在冲压时一般紧固性较差,从而大大的影响了冲压模具的冲压效果;
3、传统的此类冲压模具在冲压时一般未设置密封功能,从而很容易因杂物的落入发生变形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冷却功能的线束插件支架用冲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冷却功能的线束插件支架用冲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板、冷却框、紧压机构和密封框,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下模板,下模板的顶端设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外侧的下模板内部设有透气网罩,所述下模板顶端的边缘位置处皆设有紧压机构,所述下模板一侧的底座顶端固定有冷却框,冷却框内部的一侧通过支撑板安装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一侧的冷却框内部安装有冰晶盒,冰晶盒两侧的冷却框内侧壁上皆固定有磁力卡块,且磁力卡块远离冷却框内侧壁的一端与冰晶盒的两端相互卡合,所述冷却框靠近下模板一侧的两端皆设有透气管,且透气管远离冷却框的一端延伸至下模板的内部并与透气网罩相连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顶座,顶座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上模具,上模具的外侧设有密封框,所述上模板一侧的顶座表面固定有限位筒。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一侧的顶座表面设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与冷却框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冷却框两侧的底座表面皆安装有限位柱,且限位柱与限位筒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紧压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紧压柱、收放沉槽、紧压板以及复位弹簧,所述下模板表面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有紧压柱,紧压柱的内侧壁上皆设有收放沉槽,所述收放沉槽内部的两端皆固定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远离收放沉槽的一端安装有紧压板。
优选的,所述密封框的内部填塞有密封软条。
优选的,所述密封框外侧的上模板拐角位置处皆设有紧压腔,且紧压腔与紧压板相互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冷却功能的线束插件支架用冲压模具不仅实现了冲压模具冲压过程中的实时冷却功能,提高了冲压模具的冲压效果,而且避免了冲压模具在冲压时因杂物的落入导致变形现象;
1、通过在冷却框内部的安装冷风机、冰晶盒,冰晶盒两侧的冷却框内侧壁上固定磁力卡块,并通过在冷却框靠近下模板一侧的两端设透气管,下模具外侧的下模板内部设透气网罩,实现了冲压模具冲压过程中的实时冷却功能,从而提高了冲压模具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丰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丰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2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