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3748.3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庆梅;舒延岭;王杰;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0;C02F101/16;C02F101/30;C02F101/1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42103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芳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过滤器 生物滤池 水产养殖污水 本实用新型 混凝沉淀池 曝气调节池 生物反应器 过滤单元 沸石层 吸附层 进水口方向 处理设备 净化处理 山核桃壳 铁碳颗粒 依次连通 卵石层 碎石层 回收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物过滤器,所述生物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曝气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生物过滤器由进水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生物滤池内由上至下设有碎石层、第一沸石层、吸附层、第二沸石层、卵石层,所述吸附层为山核桃壳或铁碳颗粒或其组合。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过滤器、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曝气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结合处理,将水产养殖污水彻底净化处理后可以回收用于养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水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养殖品种出现退化,特别是池塘的高密度养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使池塘的自净与调节能力的降低,水域环境恶化。如在以投饵为主的养殖模式下,残饵、粪便,N、P等富营养因子排入水体,使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严重超标,有的已超过国家三类水质标准。据估计每生产1吨虾可向水体中增加0.2吨的N元素和0.05吨的P元素,其结果导致鱼虾病害频频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水产养殖生物存活率和产量的瓶颈。因此改善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己成为养殖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生产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双塔加压汽提工艺,成功分离出高纯度的氟化氢气,稀硫酸溶液与氟化氢气体完全分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物过滤器,所述生物过滤器通过管道与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曝气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生物过滤器由进水口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生物滤池内由上至下设有碎石层、第一沸石层、吸附层、第二沸石层、卵石层,所述吸附层为山核桃壳或铁碳颗粒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吸附层为山核桃壳和铁碳颗粒按照体积比为1:组成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45-155mm,其碎石粒径为1-2cm;第一沸石层厚度为145-155mm,其沸石粒径为8-10mm;吸附层厚度为190-210mm,其中山核桃壳粒径为10-15mm,铁碳颗粒粒径为45-50mm;第二沸石层厚度为145-155mm,其沸石粒径为8-10mm;卵石层厚度为190-210mm,卵石粒径为50-8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为纤维束滤料,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为沸石,沸石粒径为8-1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纤维束呈橄榄形纤维絮体,橄榄形的长为500-600mm、中间宽为800mm,第二过滤单元的沸石粒径为8-10mm。
优选地,所述生物反应器水平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自由端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生物反应器靠近进水口一侧设有微生物降解菌剂入料口。
优选地,所述搅拌轴由设置在生物反应器外侧的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生物滤池上方设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设有布水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过滤器、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曝气调节池、混凝沉淀池结合处理,将水产养殖污水彻底净化处理后可以回收用于养殖。其中生物过滤器主要针对废水悬浮物质含量较高的特点,起到物理截留悬浮物质、防止后端填料堵塞的作用,还能稳定进水水质,与生物滤池形成功能互补。生物滤池其不仅拥有良好的物理拦截作用,还能富集微生物对污染物质进行降解。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菌进一步分解利用水体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降低水体中的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污染物的作用。从生物反应器中出来的污水进入到曝气调节池和混凝沉淀池中,经曝气处理和混凝沉淀,再经过滤即可泵送至水产养殖池中,完成养殖污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3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CWSBR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净化槽池体安装专用固定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