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引流便携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4031.0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8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顾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精华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杨乐;苏利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便携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便携管夹,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的上夹持部、转动连接在支撑板远离上夹持部一端的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可相互扣合,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与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分别形成引流管口。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夹子容易滑脱不能保证管路闭合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便携管夹。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胸腔引流的患者在需要做检查或者更换引流瓶的时候,医护人员都需要将患者使用的引流管进行反折,中断其内液体的流动,而反折后的引流管一般都是用普通夹子夹设住,然后医护人员再进行进一步地护理更换工作。
临床上常用的夹持设备为止血钳,体积大,易刮蹭,不利于管路安全闭合,止血钳重量稍沉,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温度冰凉,病人舒适度不佳,且止血钳夹闭后易滑脱,不能保证管路闭合性,如转运、移动等过程中,如果止血钳滑脱后不能及时处理,易造成患者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便携管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夹子容易滑脱不能保证管路闭合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便携管夹,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支撑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一端的上夹持部、转动连接在支撑板远离上夹持部一端的下夹持部,所述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可相互扣合,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与上夹持部、下夹持部分别形成引流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部包括上夹持板,所述下夹持部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下夹持板、以及固定连接在下夹持板远离支撑板一端的挡板,所述挡板一端连接在下夹持板上,另一端位于靠近上夹持板一侧,且所述挡板和上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可对二者进行连接固定的扣合件。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件包括设置在挡板端部的凸块,在所述上夹持板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远离挡板的一侧形成有限位槽,所述凸块可嵌合在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板、上夹持部、下夹持板的外侧包裹有塑料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层,在所述夹板靠近上夹持板、下夹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硅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夹持部、下夹持部的外边角都设置为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夹持部、下夹持部的宽度为1.2cm-1.7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的上夹持部、下夹持部、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夹板,在使用时可以对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夹持,夹持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夹板对对折后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拦截,使其在夹持过程中不会与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脱离,配合第一硅胶层和第二硅胶层,在操作过程中胸腔闭式引流管不容易滑脱,同时,可以对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保护,使其不容易受到损伤。通过设置的塑料层可以隔离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温度,在使用过程中,温度更为接近人体温度,患者使用时更加适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精华,未经顾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4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腺外科用刀口负压引流袋
- 下一篇:一种中药配药专用无硅油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