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增压自吸泵自动开关回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4042.9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任芸;吴登昊;祝之兵;谷云庆;周佩剑;徐茂森;牟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9/00;F04D1/06;F04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增压 自动开关 回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增压自吸泵自动开关回流阀,包括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所述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由的阀座和阀球组成,所述的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与多级增压自吸泵上的首级盖板一体注塑而成,且使所述的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位于首级盖板正下方且垂直地面设置;所述的阀座底部开设有阀座底孔,所述的阀座管壁上开设有四个腰型阀座侧孔;所述的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顶部开设有阀座出口,所述的阀座出口位于多级增压自吸泵上的回流孔正下方,且所述的阀座出口与回流孔下方锥形孔正对;所述阀球位于阀座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对自吸泵回流孔液体的自动控制,既保证自吸功能,又提高自吸泵的运行效率、降低回流阀的噪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混式多级增压自吸泵回流孔处的自动开关回流阀,主要用于快速有效地实现自吸和增压,在保证泵的自吸能力的前提下,以进一步提升泵的效率。
背景技术
多级增压自吸泵属于自吸式离心泵,它作为一种流体机械,由于其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和具备良好的自吸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当前,自吸性能是自吸泵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而回流孔结构是影响自吸泵自吸性能的关键因素,根据专利号为CN103195735 A中所述,在出水腔回流孔处安装一个弹簧活塞式回流阀,来减少自吸泵在正常运行时的液体回流,但该弹簧活塞式回流阀结构复杂,不便于制造;体积略大,占用空间过大且安装较困难。而专利号为CN107448392 A中所述则是在回流孔处设计简单的镶嵌式弹簧片。所以自吸泵在自吸过程中,气体与液体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进入泵腔,实现气液分离,回流的液体不断地冲击弹簧片形成噪声;正常运行后,泵腔压力又比吸水腔大,弹簧片弯曲,堵住回流孔,但由于铁片弯曲具有一定的弧度,未能完全堵住回流孔,无法完全杜绝流体回流,同时在大压差的作用下,弹簧片会出现高频振动,产生尖锐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了一种结构简单、降噪效果明显且能有效提高泵效率的多级增压自吸泵自动开关回流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安装方便,运作时灵敏、可靠的特点;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对自吸泵回流孔液体的自动控制,既保证自吸功能,又提高自吸泵的运行效率、降低回流阀的噪声。因此该结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级增压自吸泵自动开关回流阀,包括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所述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由一个高10mm、外径10mm、内径7.5mm、厚度2.5mm的管状结构制作而成的阀座和比重比水重的氟橡胶材料制成的直径为7mm的阀球组成,所述的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与多级增压自吸泵上的首级盖板一体注塑而成,且使所述的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位于首级盖板正下方且垂直地面设置;所述的阀座底部开设有直径3mm的阀座底孔,所述的阀座管壁上开设有四个长5mm、宽2mm的腰型阀座侧孔;所述的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顶部开设有阀座出口,所述的阀座出口位于多级增压自吸泵上的回流孔正下方,且所述的阀座出口与回流孔下方锥形孔正对;所述阀球位于阀座内部,所述的阀球直径比回流孔直径大1mm。
所述的多级增压自吸泵上的首级盖板上的吸水腔采用80度的V型结构,所述的多级增压自吸泵上的泵腔进口处的V型隔板相配合,使得自动开关式回流阀本体中心正好位于回流孔中心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泵腔与回流孔内部的压差来控制阀球动作,既可以保证泵在自吸过程中,回流孔处于开通状态;又能保证泵在正常运行时阀球上移,与回流孔下方锥形孔紧密接触,闭合回流孔,实现自动控制回流液体的通断,提高自吸泵的运行效率,降低回流阀的噪声。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制造安装方便,运作时灵敏、可靠的特点;因此该结构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多级增压自吸泵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开关式回流阀与首级盖板连接关系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4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盖散热膜生产用裁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机电池盖散热膜贴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