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翼冗余加强动静接点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5002.6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5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枫;袁耀民;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枫;袁耀民;徐飞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H01R4/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8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点片 接点柱 组接点 导通状态 动接点组 静接点块 静接点组 安装槽 动接点 霜冻 两层 本实用新型 动静接点组 上下两层 下雨条件 转轴机 冗余 双翼 脱离 铁路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转轴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双翼冗余加强动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组和动接点组,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块和位于静接点块安装槽内的多组接点片,动接点组包括动接点块及连接于动接点块以与每组接点片配合的接点柱,其中,每组接点片沿安装槽深度方向设有两层,且两层接点片间处于导通状态。通过采用上下两层接点片的形式。在霜冻或下雨条件下,即使某组中的某层接点片受霜冻影响而脱离与接点柱接触,其该组中的另一层接点片与接点柱任然处于导通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转轴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翼冗余加强动静接点组。
背景技术
铁路电动转辙机中用于表示道岔位置状态的接点组件包括静接点组和动接点组,其中,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块和限位于静接点块安装槽内的多组接点片,每一组接点片由相对设置的左接点片和右接点片组成,动接点为表面光滑的接点柱,工作时,接点柱卡入相应的一组接点片中。
申请号为00243308.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路电动转辙机中的静接点组件,它包括接点片,弹性补强片,静接点组及固定件,其中两个安装槽中间为一个凸起的长隔离条,弹性补强片贴合在接点上,其弧形拐点对应接点片的弯部,弹性补强片的长度短于接点片,固定件之间设有凸起的短隔离条。该静接点组件能够提高静接点组和动接点组结合的可靠性,而且具有抗疲劳折断性好、装配制造简单等效果。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在寒冷的条件下,这些静接点组件和动接点之间的结合仍然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如在冬季出现霜冻或者下雪时,由于静接点和动接点上存有霜或积雪,加上静接点和动接点的材料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其静接点和动接点容易导通不良,而其中每组接点的左右接点片中,有一片接触不良就不能导通,致使铁路电动转辙机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翼冗余加强动静接点组,其能够更好地实现静接点和动接点结合,在霜冻或者下雪条件下任能够可靠地工作。
上述的双翼冗余加强动静接点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双翼冗余加强动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组和动接点组,所述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块和位于静接点块安装槽内的多组接点片,所述动接点组包括动接点块及连接于所述动接点块以与每组所述接点片配合的接点柱,其中,每组所述接点片沿所述安装槽深度方向设有两层,且两层接点片间处于导通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每组接点片沿安装槽深度方向设置成上下两层,增大了接点片与接点柱接触的可靠性,即在霜冻或下雨条件下,即使某组中的某层接点片受霜冻影响而脱离与接点柱接触,其该组中的另一层接点片与接点柱任然处于导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接点片外侧贴合设有弹性补强片,所述弹性补强片沿所述安装槽深度方向设有两层,所述弹性补强片及所述接点片定位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补强片压设于每组接点片的外侧,因此,弹性补强片给予每组接点片向其对成轴方向的压力,使每组接点片的两片接点片始终具有向其中心对称轴方向靠拢的趋势,而接点柱夹设于每组接点片之间,从而增加接点片夹持接点柱的力度,提高接点片与接点柱接触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接点块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槽连通设有多边形沉孔,所述弹性补强片连接有与所述沉孔形状一致的补强片定位部,所述接点片连接有与所述沉孔形状一致的接点片定位部,所述补强片定位部及接点片定位部均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沉孔内连接有与所述弹性补强片及所述接点片导通的接线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补强片及接点片分别设有多边形性的补强片定位部及接点片定位部,并与静接点块上的沉孔相匹配,在安装弹性补强片及接点片时,实现了弹性补强片与接点片的定位,将弹性补强片与接点片相对安装槽的位置固定,防止弹性补强片及接点片夹持接点柱时相互受力而发生位置的偏移,从而保证接点片能够始终夹持于接点柱外,提高接点片与接点柱接触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枫;袁耀民;徐飞,未经刘晓枫;袁耀民;徐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5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车辆止轮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动接点环脱出的动接点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