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手机可识别的个性化隐形信息液晶防伪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6426.4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袁佳玮;方彼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利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清***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薄膜 液晶 隐形信息 个性化 智能手机 凝胶态 液晶层 液晶分子取向 本实用新型 个性化信息 数均聚合度 紫外光照射 刻写装置 商品防伪 不可见 促进层 可识别 偏光片 高端 基材 交联 裸眼 写入 屏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手机可识别的个性化隐形信息液晶防伪薄膜,该液晶防伪薄膜依次包括基材,液晶分子取向促进层和凝胶态液晶层,构成所述凝胶态液晶层的材料的数均聚合度介于200至5000,所述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进行局部交联,从而形成个性化信息。该液晶防伪薄膜可以通过紫外刻写装置写入个性化隐形信息,该信息裸眼不可见,使用偏光片或智能手机屏幕可以揭示隐形信息,因此,该液晶防伪薄膜适用于个性化要求高的证卡和高端商品防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可识别的个性化隐形信息液晶防伪薄膜,属于高安全防伪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图形化液晶光学各向异性技术产生隐形信息是一种先进的防伪手段。
例如,美国专利US6128058、US6061113等在具有光反射型的基底上形成液晶聚合物薄膜信息。通过摩擦或光取向等方法进行取向处理,使液晶分子大致呈一个方向的取向。该技术由于薄膜信息具有相位差功能,因此在通过偏振器观察时,产生随其滞后轴与偏振器的透射轴所成的角度的亮度变化。即,形成了隐形信息。
日本专利2001-63300号公报中记载了层叠OVD(optically variable device)层和隐形信息层的技术。隐形信息层由高分子液晶材料构成,OVD层为全息层。该技术将隐形信息和全息技术相结合,提升了防伪水平。
中国专利CN107300734A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分子取向促进层和液晶材料的隐形信息生成方法。通过精密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数量庞大的具有不同指向的液晶像素区域,再利用复杂的层结构设计使像素区域转化为宏观可识别的隐形信息。
上述基于液晶材料的隐形信息防伪技术大幅提升了防伪的安全性,但其批量生产均依赖于固有的版面图案,无法实现信息的可变性,即隐形信息在一个批次的产品中保持一致。如果要得到不同的隐形图案,则需要每个图案开立一个版面,不具备经济性和生产效率。
在商品领域,随着工业4.0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商品的定制性越来越强,每一件商品都需要唯一对应的防伪标识。在高安全要求的证卡领域,被认证者的个人生物信息也需要有唯一对应的防伪标识。这样配置的益处在于,可以灵活地在最后端完成信息写入,例如将采集到的个人身份信息实时写入防伪标识,并立刻分发给合法的持有人。
综上所述,现有的液晶隐形信息技术防伪性好,但无法实现即时地写入个性化隐形信息,限制了防伪技术的应用和打击伪造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智能手机可识别的个性化隐形信息液晶防伪薄膜。该薄膜可以通过简单的桌面设备可以即时地写入个性化隐形信息,并可通过偏光片或智能手机识别写入的隐形信息。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手机可识别的个性化隐形信息液晶防伪薄膜,所述液晶防伪薄膜依次包括基材,液晶分子取向促进层和凝胶态液晶层,
构成所述凝胶态液晶层的材料的数均聚合度介于200至5000,所述凝胶态液晶层的相位延迟大于60nm,所述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可进行局部交联,从而形成个性化信息。
进一步地,当紫外光照射到凝胶态液晶层时,被照射的凝胶态液晶层转变为液晶聚合层,
接着加热未被紫外光照射的凝胶态液晶层使其转变为相位延迟小于50nm的液态液晶层。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防伪薄膜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材和所述液晶分子取向促进层之间的光反射层或位于所述基材另一面的光反射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反射层为金属层、反射型偏光片或胆甾相液晶聚合物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6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