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6947.X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易州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州萍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地址: | 637400 四川省南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套管 堵管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该套管堵管器用于封堵在气管金属套管中的外套管中,包括堵管连接座、流量调节帽和堵管保护帽,其中,所述堵管连接座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上端为固定端、下端为封堵端,所述固定端为内径相同的直管;所述封堵端呈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所述封堵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以适用于不同内径的气管金属套管中的外套管;所述流量调节帽为乳胶帽,用于套接在所述固定端的外侧以堵住通气;所述堵管保护帽套设在所述封堵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取材方便、使用安全及封堵牢靠卫生的益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时,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手段,通过气管切开导管对气管切开病人进行吸氧、吸痰等操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半堵管24小时,如果在此期间,患者呼吸正常,无发热现象,再进行全堵管24小时至48小时,待患者呼吸平稳,无胸闷、憋气并能自行排痰后,再进行拔管操作。
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气管套管均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堵管器材,临床上在护理气管切开的病人时,医护人员通常自制堵管器,如采用棉签堵管,在棉签的端头缠绕橡皮胶,是棉签端头直径与气管切开套管的内径相同,起到堵管作用;或者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莫菲式滴管的一半进行堵管,当患者需要半堵管时,将滴管上方出气孔剪稍微大一些,操作起来不规范,当患者全堵管时就将滴管上方的出气孔全部堵死;还有就是采用软木塞堵管,软木塞堵管,需要根据气管切开套管的管径大小制作软木塞,取材困难,制作不便,而且只能全堵管,功能单一。以上三种堵管方法给患者机体与身心造成伤害,以往的方法,操作不规范,堵管的程度不准确,患者舒适性差,护理操作准备工作繁琐。
为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上述技术问题作出改进的套管堵管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该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旨在改善现有堵管方式一般用胶布或棉签或暖水瓶的木塞子,容易出现堵管失败和感染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该套管堵管器用于封堵在气管金属套管中的外套管中,包括堵管连接座、流量调节帽和堵管保护帽,其中,
所述堵管连接座为上下贯通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上端为固定端、下端为封堵端,所述固定端为内径相同的直管;所述封堵端呈上粗下细的锥形结构,所述封堵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结构,以适用于不同内径的气管金属套管中的外套管;
所述流量调节帽为乳胶帽,用于套接在所述固定端的外侧以堵住通气;
所述堵管保护帽套设在所述封堵端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与封堵端一体化设置。
优选地,所述封堵端为一次性引流袋接头,所述固定端为引流管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的长度为1~2cm。
优选地,所述流量调节帽为茂菲滴管乳胶帽。
优选地,所述堵管保护帽为引流袋接头对应的保护帽。
优选地,所述气管金属套管中的外套管的内径大小为6~10mm,长度为10~15cm。
优选地,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为中间设置有通孔的圆环形结构,所述通孔用于穿过所述封堵端。
优选地,所述把手采用绿色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气管切开术用套管堵管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州萍,未经易州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6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易拉罐自动生产用的罐体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