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7233.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德 |
主分类号: | F24D15/04 | 分类号: | F24D15/04;F24D19/00;F25B43/00;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99 辽宁省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 制冷采暖 地源热泵地埋管 地源热泵空调 制冷剂 本实用新型 高温制冷剂 传热方式 地暖盘管 换热系统 末端系统 热泵机组 热交换器 室内地热 室内风机 室内供暖 系统改变 系统连接 运行费用 主机系统 低温水 换热 埋管 盘管 热泵 双联 制冷 机组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属于地源热泵技术领域。所述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通过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分别与地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地暖盘管系统连接;该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改变现有传热方式,直接将高温制冷剂接入室内地热盘管向室内供暖,省去了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进行换热的环节,从而大提高了热泵的效率。夏季直接用地埋管内的低温水进入室内风机进行制冷,无需启动热泵机组,省去机组运行费用,从而实现了双联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属于地源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表浅层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能量输出(如电能),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在1912年由瑞士的专家提出,而这项技术的提出始于英、美两国。北欧国家主要偏重于冬季采暖,而美国则注重冬夏联供。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大量使用热泵技术进行供暖的。现有的地源热泵供暖热效率较低,运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它包含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地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和地暖盘管系统,所述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通过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分别与地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地暖盘管系统连接;
所述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包含压缩机、水箱、板式换热器、储液罐和过滤器,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水箱、板式换热器连接,且压缩机和板式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储液罐和过滤器;
所述地暖盘管系统包含水泥砂浆拉毛层、储热材料层、地热管、保温板和楼地面,所述地热管上部设置有储热材料层,且储热材料层上部设置有水泥砂浆拉毛层,所述地热管下部设置有保温板,且保温板下部设置有楼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型水源热泵制冷采暖系统改变现有传热方式,直接将高温制冷剂接入室内地热盘管向室内供暖,省去了制冷剂通过热交换器进行换热的环节,从而大提高了热泵的效率。夏季直接用地埋管内的低温水进入室内风机进行制冷,无需启动热泵机组,省去机组运行费用,从而实现了双联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源热泵主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暖盘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1、地源热泵主机系统2、压缩机201、水箱202、板式换热器203、储液罐204、过滤器205、地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3、地暖盘管系统4、水泥砂浆拉毛层401、储热材料层402、地热管403、保温板404、楼地面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1、地源热泵主机系统2、地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3和地暖盘管系统4,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1通过地源热泵主机系统2分别与地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3、地暖盘管系统4连接。
地源热泵主机系统2包含压缩机201、水箱202、板式换热器203、储液罐204和过滤器205,压缩机201分别与水箱202、板式换热器203连接,且压缩机201和板式换热器203之间设置有储液罐204和过滤器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德,未经王玉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72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蓄热式取暖器
- 下一篇:具有节能及安全预警功能的建筑集中生活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