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持多路转发的无线中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7639.9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超;钟柯佳;苏文川;孔学成;邓伟豪;侯东;杨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L12/707;H04L12/721 |
代理公司: | 31331 上海韧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模组 人机交互模块 本实用新型 发射功率 平衡匹配 射频天线 依次连接 阻抗模块 转发 无线中继系统 通信可靠性 电源模块 互相连接 设备接入 数据中继 通信距离 无线设备 无线通信 支持设备 中继器级 兼容性 免维护 体积小 多路 组网 简易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持多路转发的无线中继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二无线模组,第一无线模组、第一平衡匹配阻抗模块、第一发射功率增强模块、第一射频天线依次连接,第一无线模组还连接第一人机交互模块;第二无线模组、第二平衡匹配阻抗模块、第二发射功率增强模块、第二射频天线依次连接,第二无线模组还连接第二人机交互模块;电源模块连接第一、二无线模组。本实用新型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支持设备组网,设备接入性好,兼容性高;支持中继器级联使用,支持对多个设备的数据中继与转发;设备体积小,安装简易,免维护;延长了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增强了通信可靠性,拓宽了无线通信的覆盖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持多路转发的无线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有着较高的应用占比,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无线通信相较于传统的有线通信,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比如成本低、安装便捷、工程量小以及通信安全等。
目前,应用在工业监控领域的无线通信常采用2.4GHz通信频率,网络拓扑往往采用简单的星形拓扑结构,即“中心节点+终端节点”的形式,终端数据汇聚到中心节点统一上送,下行数据也经由中心节点再相应下发。在链路拓扑方面,也是单跳的设计思想。
上述“中心节点+终端节点”形式的网络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1、无线通信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单跳的链路拓扑设计无法对处于信号盲区的设备进行监控;
2、在环境复杂或者距离较远的监控点,无线信号较差,容易丢失数据;
3、监控传输范围受限于2.4GHz无线通信的最远距离,难以大规模扩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延长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增强通信可靠性,拓宽无线通信的覆盖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支持多路转发的无线中继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无线模组和第二无线模组,第一无线模组、第一平衡匹配阻抗模块、第一发射功率增强模块、第一射频天线依次连接,第一无线模组还连接第一人机交互模块;第二无线模组、第二平衡匹配阻抗模块、第二发射功率增强模块、第二射频天线依次连接,第二无线模组还连接第二人机交互模块;电源模块连接第一无线模组和第二无线模组。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模组和第二无线模组均采用主控单元SoC,所述主控单元SoC包括中央处理器、RF调制解调单元、ZigBee协议栈、电源管理单元和UART串口单元,中央处理器连接RF调制解调单元、ZigBee协议栈、电源管理单元和UART串口单元。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模组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第二无线模组的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人机交互模块。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模组的UART串口单元和所述第二无线模组的UART串口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模组和第二无线模组单独运行各自的控制程序,实现对经过链路的其他设备无线数据包的接收与发送;所述第一无线模组和第二无线模组之间采用UART串口单元通信,完成数据交互后,由各自控制程序的路由转发机制进行寻址,最后由RF射频调制解调单元实现数据无线化。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模组的RF调制解调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平衡匹配阻抗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增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无线模组的RF调制解调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平衡匹配阻抗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增强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平衡匹配阻抗模块和第二平衡匹配阻抗模块均采用Balun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增强模块和第二发射功率增强模块均采用功率放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邦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7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航行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尾箱唤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