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9511.6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8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04 | 分类号: | F26B17/04;F26B23/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运输 装置 | ||
一种水稻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加料仓和烘干箱,机架上设有输送带,加料仓设在输送带的进料前端上方,输送带从烘干箱中穿过,所述烘干箱具有侧壁、上面板和下面板,输送带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穿过,上面板的顶部按照从输送带的进料前端到出料后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前排发热管、中排发热管和后排发热管,前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中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中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后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前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大于中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中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大于后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本实用新型差异化发热,节省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稻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水稻作为入门日常食用的粮食也在不断的扩大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因为水稻是在水田中生长的,所以在收割时水稻会浸染大量的水分,在水稻表面水分过多的情况下,如果将水稻堆积在一起就容易发生霉变,造成粮食资源的浪费,如果及时对水稻进行初步干燥处理,使于将水稻从田间运输至存放区,使水稻不会交质,而且水稻的根茎较长,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将装置内部的零件卡住,影响正常使用。
目前的传送过程中的烘干箱,虽然设置有发热管,但是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都是设置同样的发热管,无差别化处理,要么就对水稻的干燥效果较差,要么就太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运输装置,节省能耗,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干燥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加料仓和烘干箱,机架上设有输送带,加料仓设在输送带的进料前端上方,输送带从烘干箱中穿过,所述烘干箱具有侧壁、上面板和下面板,输送带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穿过,上面板的顶部按照从输送带的进料前端到出料后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前排发热管、中排发热管和后排发热管,前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中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中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后排发热管与输送带表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前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大于中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中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大于后排发热管的发热功率,前排发热管和中排发热管之间的高度距离差大于5厘米,中排发热管与后排发热管之间的高度距离差大于5厘米,前排发热管、中排发热管和后排发热管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装置连接。
所述烘干箱的顶面对应前排发热管、中排发热管和后排发热管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开口通孔,烘干箱的顶面安装有支撑架,前排发热管、中排发热管和后排发热管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固定板上,固定板通过悬挂机构与支撑架锁紧连接。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立柱和横柱,立柱下端与固定板连接、上端与横柱连接,支撑架从上到下设有若干个螺孔,横柱的两端通过螺栓锁紧在支撑架的螺孔内。
所述烘干箱的下面板内设有下发热管,该下发热管通过导线与电源装置连接。
所述加料仓通过支撑柱设在输送带上方。
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有阻挡侧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发热功率和不同高度的发热管,提供差异化加热空间,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未经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9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种植用插秧机
- 下一篇:半导体处理腔室多阶段混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