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平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9537.0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郭佳利;彭诗萍 |
地址: | 5105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平 转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平转换系统,包括1.8V信号模块和3.3V信号模块,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和带锁控制转换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带锁控制转换电路的3.3V电压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带锁控制转换电路的1.8V电压端电性连接,所述1.8V信号模块通过带锁控制转换电路与3.3V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的电平转换系统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电平转换,并且其可以使用正常的供电电压,能保证芯片的使用寿命,有高阻输出,在并联使用的时候可以正常级联使用;器件的使用频率高达100M,能满足大多数高速的使用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平转换电路实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采用宽范围的输入芯片,靠芯片本身的承受能力来进行转换,此方法设计寿命有限;第二种是使用驱动芯片,如16245进行转换,此方法缺陷是无法有高阻输出,在并联使用场景无法使用;第三种是用上下拉电阻实现电平转化,此方法在高速信号的场景下使用受限,会导致信号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系统,其能满足大多数高速通信的使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平转换系统,包括1.8V信号模块和3.3V信号模块,还包括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和带锁控制转换电路,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带锁控制转换电路的3.3V电压端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带锁控制转换电路的1.8V电压端电性连接,所述1.8V信号模块通过带锁控制转换电路与3.3V信号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稳压芯片、第一滤波模块、第二滤波模块和分压模块;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稳压芯片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反馈端;所述带锁控制转换电路的3.3V电压端与第一滤波模块的一端、稳压芯片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第一滤波模块的另一端接地,带锁控制转换电路的1.8V电压端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第二滤波模块一端相接,所述第二滤波模块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反馈端通过电阻R2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电容C1和电容C2并联;所述第二滤波模块包括电容C3和电容C4,电容C3和电容C4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C1的电容值为0.1μF,所述电容C2的电容值为0.4μF,电阻R1的电阻值为97.6Ω,电阻R2的电阻值为43Ω。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芯片的型号为ZTP1117SA。
进一步地,所述带锁控制转换电路为转换控制芯片,所述转换控制芯片包括与所述1.8V信号模块电性连接的各端位、与所述3.3V信号模块电性连接的各端位、1.8V电压端、3.3V电压端和接地端。
进一步地,所述1.8V信号系统通过上拉电阻与转换控制芯片的1.8V电压端相接,所述上拉电阻的电阻值为472Ω。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控制芯片的型号采用74HC125AD。
进一步地,所述1.8V信号模块为LTE模块,所述LTE模块的型号为EC25。
进一步地,所述3.3V信号系统包括ARM处理器和SLIC模块,所述转换控制芯片分别与ARM处理器、SLIC模块的对应端位相接;所述ARM处理器的型号为MT7620A,所述SLIC模块中芯片的型号为SI3217X。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高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9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