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生活环境的多点多源信息实时监控和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1892.1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吕恩利;陆华忠;王广海;曾志雄;夏晶晶;郭嘉明;王昱;董冰;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建筑 生活环境 多点 信息 实时 监控 报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建筑生活环境的多点多源信息实时监控和报警系统,系统包括智能信息感知模块、电控单元ECU、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电控单元ECU连接于智能信息感知模块和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之间;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电控单元ECU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多种传感器信息集成在一个智能信息感知模块上,实现建筑环境多源信息的实时采集,并将若干个智能信息感知模块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组成一个数据分布网络,形成多点多源的传感器网络,综合分析建筑环境各参数的流场分布,优化建筑环境设备工程的调控参数,智能决策并调控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提高环境调控优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用于建筑生活环境的多点多源信息实时监控和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生活环境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关度非常高,周围环境既能制约建筑物的设计和规划,又能促进建筑物的优化和实用。建筑生活环境主要是指空气环境,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PM2.5含量、气体成分、空气流场分布等,空气环境的调节除了由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情况决定之外,还极大程度上受到相关设备工程技术的影响,建筑环境设备工程技术直接影响热湿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光照环境和声音环境等主要参数的调控质量。目前的建筑环境相关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制冷、供暖、通风、除尘、空气净化、燃气应用等内容,但目前一些新型建筑内部的环境与设备还有很大改进空间,如建筑物过多追求华丽的设计,而在通风效果上不尽人意,导致建筑物内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如风道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夏季制冷不到位,冬季供暖不到位等;如通风装置安装不合理,导致厂房、仓库等建筑环境参数超标或局部分布不均衡等。现阶段,市场上仅有针对特定场所的环境监测系统,而且能监测的参数也非常有限,大多是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监测。
设计一款用于建筑生活环境的多点多源信息实时监控及报警系统非常有必要,可实时反馈建筑环境内部的温度、相对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PM2.5含量、光照度、风速等环境参数的分布,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实时调控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实现环境参数的优化调控,并实现超过设置阈值的监测点的报警提示,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调控技术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和试验基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进行全面监测、实现建筑生活环境智能调控的建筑生活环境多点多源信息实时监控和报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智能信息感知模块、电控单元ECU、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电控单元ECU连接于智能信息感知模块和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之间;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电控单元ECU连接。
所述智能信息感知模块由多个监测不同信息的传感器组成,实时传输监测点的环境参数给电控单元ECU;
所述电控单元ECU用于分析多个智能信息感知模块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流场分析,计算当前建筑生活环境的监测参数分布情况,综合评定当前环境质量;
所述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氧气浓度、空气洁净度、光照度、烟雾浓度参数的调控设备;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设置参数、显示数据和提示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信息感知模块电控单元ECU之间通过ZIGBEE无线数据传输网络进行实时通讯;而电控单元ECU与建筑生活环境调控设备间的通讯方式采用CAN总线通讯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1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