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热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2091.7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岩;刘茂柏;白东升;武成峰;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艾变开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热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供热单元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供热单元包括铝合金型材和板式供热部件,所述板式供热部件设置在铝合金型材的两侧,所述板式供热部件的边缘处设有向内凹陷的盲孔,所述盲孔内部含有导电材料和电线,所述板式供热部件的一面涂有纳米发热涂层。所述供热设备升温速度快,热量利用率高,电热转换率高,密封性好,体积较小,使用时基本无嘈音、无辐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供热需求在不断上涨,主要体现在居民生活、汽车领域、热电领域、机械制造领域、医药领域、化学及食品领域。供热设备主要利用电热转换和电磁转换原理。然而,传统的电热转换率较低,主要是由于传热过程中的热能耗散、传热系数和保温等问题。电磁转换作为供热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由于磁场技术限制,电磁转换类供热设备体积较小,工业应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电磁转换类供热设备的噪音较大,并产生辐射,影响人类健康。电磁转换的热能转化率与传统的电热转换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但仍然没有达到热量的充分利用。
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开始研制开发利用新型发热材料的技术或设备。例如,专利CN201810993901.3提供了一种纳米电热管加热量子能传导液的电加热设备,包括外框架、底座、循环油泵、纳米加热管、加热器和调压罐装置,调压罐装置与加热器通过连通管连通,加热器包括内胆、外胆和盘管,内胆内部焊接有中隔圈,中隔圈与内胆的壳体形成环形盘管腔,中隔圈与内胆的顶面、底面形成内腔,中隔圈上部还设有连通环形盘管腔与内腔的连接管,循环油泵与纳米加热管均固定在加热器顶部,循环油泵的管路的两端分别延伸入环形盘管腔底部和内腔底部,纳米加热管插入加热器的内腔中,外框架固定在底座上且将调压罐装置与加热器包覆。
专利CN201020122180.8提供了一种纳米电暖器,包括中空壳体,壳体前端固定有网格状面网,壳体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壳体内固定有平行于面网的纳米发热板,该纳米发热板与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纳米发热板包括微晶玻璃基板,以及形成于基板表面的纳米发热膜,纳米发热膜正对面网。
现有的供热设备的电热转换率较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热能利用率较低,造成产生热量的不必要的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设备,所述供热设备包含至少一个供热单元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供热单元包括铝合金型材和板式供热部件,所述板式供热部件设置在铝合金型材的两侧,所述板式供热部件的边缘处设有向内凹陷的盲孔,所述盲孔内部含有导电材料和电线,所述板式供热部件的一面涂有纳米发热涂层。
所述板式供热部件包括纳米发热涂层、盲孔电极和基板,所述纳米发热涂层喷涂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平面,所述盲孔电极设在所述纳米发热涂层两端的边缘处。
所述纳米发热涂层在接通电流情况下,可在短时间内激发原子间的共振效应,并释放出高能红外线或远红外线,被纳米发热涂层加热的物质,在原子共振谐振与高能红外线或远红外线的作用下能够迅速升温。
所述纳米发热涂层使用的纳米发热材料可以为市售的常规纳米发热材料。
所述纳米发热涂层的厚度为1-20微米。
优选的,所述基板为微晶玻璃板,更优选的,所述基板为具有一个光滑平面和一个粗糙平面的微晶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纳米发热涂层喷涂在所述基板的粗糙平面,增大纳米发热涂层在基板上的附着摩擦力,增大所述涂层脱落的阻力,延长所述板式供热部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立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20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业养殖用具有自动喂食功能的鱼苗培育箱
- 下一篇:一种发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