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便捷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2894.2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金唯健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28 | 分类号: | B65D3/28;B65D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防护片 支撑板 褶皱层 本实用新型 等距离连接 一体式结构 杯体表面 表面形成 外部表面 弧形槽 泡茶杯 凸起状 纸茶杯 底端 面形 烫伤 折弯 分隔 手掌 携带 环保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便捷泡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护片,所述防护片与杯体的表面之间等距离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防护片的外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弧形槽,所述杯体的底端处通过折弯形成有褶皱层;通过设计的防护片和支撑板,可以将杯体的表面形成凸起状,使得使用者的手掌与杯体表面进行分隔,避免两者直接接触造成的烫伤,且由于两者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中,无需通过任何连接即可使用,操作起来十分的方便,配合设计的褶皱层,可以将杯体的整体高度进行缩短,从而在携带少量纸茶杯时,降低放置的空间,便于存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便捷泡茶杯。
背景技术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可分为一次性的纸质茶杯,以及长时间使用的瓷质茶杯。
现有的茶杯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一次性纸茶杯在使用中,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和方便使用,纸茶杯的厚度较薄,因此而在泡茶中,使用者会因泡茶的水温较高而无法握住纸茶杯,甚至对使用者的手掌造成一定程度的烫伤,现有处理防烫的方法是在纸茶杯的外部套接塑料制的杯座,虽然能够避免手掌与纸茶杯直接接触,但使用起来较为麻烦,需要将纸茶杯逐个连接,同时现有单个纸茶杯的长度较长,虽然多个可以叠加放置,但在携带单个纸茶杯时,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便捷泡茶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便捷泡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的外部表面设置有防护片,所述防护片与杯体的表面之间等距离连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防护片的外表面形成至少一个弧形槽,所述杯体的底端处通过折弯形成有褶皱层。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杯体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凸起,所述凸起卡入滑槽内与杯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呈倾斜状,且所述滑槽的倾斜角度与杯体侧边的倾斜角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为杯体高度的四分之三,且滑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滤网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滤网与杯体的底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且两者的间隙处放置有茶。
优选的,所述防护片、支撑板和杯体的材质相同,且防护片的高度为杯体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防护片和支撑板,可以将杯体的表面形成凸起状,使得使用者的手掌与杯体表面进行分隔,避免两者直接接触造成的烫伤,且由于两者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中,无需通过任何连接即可使用,操作起来十分的方便,配合设计的褶皱层,可以将杯体的整体高度进行缩短,从而在携带少量纸茶杯时,降低放置的空间,便于存放;
2.通过设计的滑槽,可以在放置滤网时,将滤网的位置进行限位,并对滤网进行导向滑动,避免滤网在滑动中发生倾斜而无法与杯体的内壁贴合,从而保证滤网在放置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缩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杯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杯体;2、滤网;3、弧形槽;4、防护片;5、支撑板;6、褶皱层;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金唯健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金唯健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2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保存除氧剂的密封瓶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薯条包装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