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3056.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芦鑫;刘厚林;谈明高;王勇;董亮;景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D9/08 | 分类号: | E03D9/08;B05B7/04;B05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混气式 喷水 装置 | ||
1.一种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进水管(1)、预旋段(2)、增速段(3)、旋流段(4)、混气室(5)和前端喷嘴(6);
所述预旋段(2)为内壁具有导流凹槽的管道;
所述旋流段(4)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分流段、旋流管路及射流嘴(4-3),所述射流嘴(4-3)与所述混气室(5)的入口端连通,能够产生高速旋转的射流水平射入所述混气室(5);
所述混气室包括混气室外护壁(5-1)和混气腔(5-2),所述混气室外护壁(5-1)位于混气腔(5-2)外侧,所述混气室外护壁(5-1)连接有通气管(7),所述通气管(7)贯穿所述混气室外护壁(5-1)与所述混气腔(5-2)连通,所述混气腔(5-2)的出口端与所述前端喷嘴(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凹槽数量为多个,所述导流凹槽沿管道内壁呈螺旋型延伸,所述导流凹槽的宽度b1=0.01~0.015D21,凹槽深度h1=3.5~4.5b1,槽肩宽度t1=1.0~2.0b1,其中所述D21为所述预旋段(2)的进口端直径;所述预旋段(2)的进口端直径D21与所述进水管(1)的直径D1相同,所述预旋段的出口端直径D22=1~1.6D21,所述预旋段(2)的出口端外壁与水平线夹角α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速段(3)为呈漏斗形的渐缩流道,所述增速段(3)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增速段(3)外壁与水平线的夹角α2=0~30°;所述增速段(3)的进口端直径D31=D22、所述增速段(3)的出口端直径D32=0.5D31,所述增速段(3)的出口端与所述分流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段为内部设有分流板的管道,所述分流段的管道直径D41=D32,所述分流段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分流板竖直安装在所述分流段内,所述分流板高度h2=D41、所述分流板宽度为b2=0.10~0.12D41、长度为L1=0.50~0.65L41,其中L41为所述分流段的长度,所述分流段的出口端与所述旋流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管路包括两条呈双螺旋结构分布的输送管道,两条所述输送管道的入口端直径D421和D422均为0.5D41,两条所述输送管道在L2=0.90~0.92L42处合并为一条直径为D42=D41的管道,其中L42为所述旋流管路的长度;所述旋流管路的出口端与所述射流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流混气式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嘴为出口成X形间隙的流道,所述射流嘴的进口端直径D43=D42、所述射流嘴的长度L43=0.2L42;所述X形间隙的宽度t2=0.10~0.15D43、所述X形间隙整体高度h3=0.85~0.90D43、所述X形间隙整体宽度b3=h3;所述射流嘴的出口端与所述混气腔(5-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30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用声测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球轴承钢球装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