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3391.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7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殷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C23/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11531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邢文月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围栏 固定卡板 滤池 树木 城市人行道 活动连接杆 生态树 下端 海绵 过滤 吸收率 本实用新型 营养液 扣合连杆 内部安装 树木种植 倾斜状 保证 底端 损伤 雨水 侧面 降水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包括上防护围栏,所述上防护围栏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防护围栏,所述上防护围栏的下端内部安装有活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活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前固定卡板和后固定卡板,所述前固定卡板的后面固定连接有扣合连杆,所述第二滤池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滤池。该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下防护围栏的侧面为倾斜状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整个装置内部的存放体积,保证了树木种植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行人凑近对树木进行损伤,滤池能够充分的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和有毒物质有利于增加降水的利用率,既保证了树木的养分,也能够充分过滤营养液,保证其都被树木吸收,增加了树木的吸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树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
背景技术
树池指的是在铺装的地面上载种树木时,在树木周围保留的一块没有铺装的土地,现有的生态树池是指一种具有更多功能的树池。
然而现有的树池一般只是一个简单的侧壁和盖板,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水资源,不能对城市的降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回收,同时一般的树池也不能够起到固定树木的效果,不利于树木的生长状态良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树池一般只是一个简单的侧壁和盖板,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水资源,不能对城市的降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回收,同时一般的树池也不能够起到固定树木的效果,不利于树木生长状态良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包括上防护围栏,所述上防护围栏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防护围栏,所述上防护围栏的内部设置有落叶发酵池,所述上防护围栏的内壁预留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所述上防护围栏的下端内部安装有活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活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前固定卡板和后固定卡板,所述前固定卡板的后面固定连接有扣合连杆,所述下防护围栏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杆,所述第二滤池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滤池。
优选的,所述上防护围栏为正方形设计,且上防护围栏与下防护围栏为一体化连接,同时下防护围栏的侧面为倾斜状设计。
优选的,所述落叶发酵池关于上防护围栏与下防护围栏内部贯穿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侧板为镂空状设计,且固定侧板与落叶发酵池为贯穿连接,同时固定侧板围绕上防护围栏内部四周等距离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池采用碎石子填充,同时第一滤池的下端水平铺设有活性炭材质的第二滤池,且第一滤池和第二滤池的相加高度等于上防护围栏的内壁高度。
优选的,所述前固定卡板和后固定卡板相互互补,相加为圆形设计,同时前固定卡板和后固定卡板之间关于扣合连杆相互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滤池采用细黄沙材质,同时第三滤池填充于下防护围栏的内部,且下防护围栏的上端卡合连接有活动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海绵城市人行道生态树池下防护围栏的侧面为倾斜状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整个装置内部的存放体积,保证了树木种植后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行人凑近对树木进行损伤,落叶发酵池关于上防护围栏与下防护围栏内部贯穿设置,有利于增加发酵的分量,便于给树木供给足够的养分,固定侧板便于落叶发酵池内部的营养物能够与雨水一起稀释后供给给树木本身,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效果,还有利于保证营养液能够均匀的灌注到树木的根部,滤池能够充分的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和有毒物质,促进了雨水的循环使用,有利于增加降水的利用率,既保证了树木的养分,也能够充分过滤营养液,保证其都被树木吸收,增加了树木的吸收率,前固定卡板和后固定卡板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树木的粗细卡合其本身,进一步保证了树木在种植后的稳定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33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芽球玉兰的格栅式生长盘
- 下一篇:一种防侧漏的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