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材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3444.5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4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雪利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42258 武汉聚信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莎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材刀 刀柄 滑槽 锯齿 取材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凸杆 刀刃 中空状长方体 吸盘 病理特征 第一滑块 内部设置 伸缩机构 医用品 滑动 侧壁 抵触 医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材刀,涉及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刀柄、第一取材刀、第二取材刀及吸盘,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朝向取材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取材刀通过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取材刀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取材刀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所述第一取材刀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凸杆,所述凸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抵触点,本实用新型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第一取材刀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取材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上,为了对病理进行诊断和分析,通常需要采用病理取材刀对样本组织进行取材,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取材刀;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的病理取材刀通常为单刃结构,功能较为单一,利用病理取材刀时往往需要切取完整组织,其一、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其二、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材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目前取材刀刀片规格较少,无法针对较厚和较薄的组织进行准确取样,不利于后续的病理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取材刀与第一取材刀通过旋转轴和凸杆的旋转接触,能使医师在取材时根据较厚或较薄的病理特征操作使用对应的取材刀,第一取材刀的刀刃处设置的锯齿,可对硬度较高的组织进行取材;在刀柄底部设置的吸盘,可以在暂时不用病理取材刀时,将其吸附在光滑的桌面上,避免刀片沾染灰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材刀,包括刀柄、第一取材刀、第二取材刀及吸盘,所述刀柄呈中空状长方体,所述刀柄朝向取材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刀柄内部设置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取材刀通过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一取材刀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所述第一取材刀下部刀刃处固定设置有若干锯齿,所述第一取材刀的前端固定设置有一凸杆,所述凸杆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抵触点;所述第二取材刀靠近所述第一取材刀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内侧面与所述凸杆的外侧面接触,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凸杆同圆心;所述刀柄远离取材方向的端部设置有一吸盘。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由弹簧、第二滑块、第二滑槽、卡槽和连接柄构成,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所述连接柄与所述第一取材刀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柄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刀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柄表面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刀柄表面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上端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触点和所述第二抵触点间的夹角为60度。
优选的,所述刀柄底端部设置有若干扣环,所述扣环数量至少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第三取材刀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雪利,未经王雪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3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片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脱氧剂包装膜剪裁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