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4763.8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丁秀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文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H04W4/38;G07F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罗振国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三相 综合 预付 电表 | ||
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包括一个三相四线电子式的电表本体,电表本体内设有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预付费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器、用于监测用电量的计量模块和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预付费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器、计量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电表本体还包括用于监测电表接入线路温度的温度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温度监测模块包括线路温度检测传感器,线路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端焊接在电表本体的线路接口中的金属压片上。其优点在于: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端焊接在线路接口中的金属压片上,相当于直接与电线内芯进行接触,可获取电线的实时温度且检测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表,具体涉及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仪器仪表也开始进入物联网的行列,例如电表。随着物联网智能电表的产生,其已逐渐取代传统电表。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可以检测接入电线温度的电表,但都是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端贴在接入电线的表面,隔着电线的绝缘包漆层,在电路发生意外时,电线温度会迅速升高,然而为了提高安全性,电线的绝缘包漆层都具有隔热功能,当电线温度,因此导致了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有延时、反应慢和准确度不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表内的温度检测有延时、反应慢、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包括一个三相四线电子式的电表本体,所述电表本体内设有用于监测电表负载电压的电压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电表负载电流的电流监测模块、用于进行预付费数值计算的预付费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器、用于监测用电量的计量模块和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微处理器,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预付费模块、显示模块、数据存储器、计量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电表本体还包括用于监测电表接入线路温度的温度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温度监测模块包括线路温度检测传感器,线路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端焊接在电表本体的线路接口中的金属压片上。
所述电表本体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LoRa或NB-iot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环境温度检测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端设置在电表本体外部。
所述电表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对漏电、高温信息进行告警反馈的告警模块,所述告警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电表本体内还设有用于对电表本体的生命周期进行计算、监测的寿命周期管理模块,所述寿命周期管理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电表本体上设有RS485通讯接口,所述RS485通讯接口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显示模块为电子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端焊接在线路接口中的金属压片上,相当于直接与电线内芯进行接触,可获取电线的实时温度且检测精度高;可实时监测电表接入负载的电压、电流和温度变化,并将数据通过物联网发送至用户或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在数据发生异常时,可及时发出警告;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对电表进行自助充值,在电表电量电表进行自助充值,在电表电量剩余不足时,自动向用户发送余额不足的提示,避免发生停止供电的情况;通过设置寿命周期管理模块对电表的使用寿命进行计算,在寿命不足时可提前提醒用户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的温度检测传感器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相三相综合预付费电表的整体结构框架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文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文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4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