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5748.5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8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明;王泽贵;于硕;周艳金;吴杰军;黄振超;陈瑜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蓟州区邦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旋风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包括箱体、支撑架和下灰斗,所述箱体为空心结构,所述箱体内腔底部设置有下灰斗,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撑簧,所述支撑簧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架靠近底部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减震装置,使用时,将烟气从进烟口排入箱体中,从而进入多组并联的旋风管,通过旋风管使得烟气中的灰粒受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至烟气流的外层并向下沉降,分离掉灰粒的净化烟气顺旋风管的轴线旋转上升排出,沉降的灰尘及时从下灰斗进入积灰槽中,便于进行收集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尘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的各个部件都有一定的尺寸比例,每一个比例关系的变动,都能影响旋风除尘器的效率和压力损失,其中除尘器直径、进气口尺寸、排气管直径为主要影响因素。
现有的多管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除尘方式较为单一,使得除尘效果较差,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多管旋风除尘器,包括箱体、支撑架和下灰斗,所述箱体为空心结构,所述箱体内腔底部设置有下灰斗,所述箱体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撑簧,所述支撑簧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架靠近底部处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减震装置,两个减震装置分布于支撑架的两侧,所述减震装置底部连接底板上表面,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进烟口,所述箱体内腔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进烟口上方,所述固定板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板和过滤网之间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旋风管,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隔板,所述箱体侧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通过水泵连接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箱体顶端中间部位设置有出风口。
使用时,将烟气从进烟口排入箱体中,从而进入多组并联的旋风管,通过旋风管使得烟气中的灰粒受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至烟气流的外层并向下沉降,分离掉灰粒的净化烟气顺旋风管的轴线旋转上升排出,沉降的灰尘及时从下灰斗进入积灰槽中,便于进行收集处理,开启水泵,此时喷头对箱体内部进行喷水,进而实现对排放的气体进行再除尘处理的目的,最后干净的气体从出风口处排放,提高排放气体的净化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的支撑簧和减震装置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对设备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滑动连接内筒,所述外筒内腔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套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表面设置有减震簧,所述减震簧顶端套设内筒。
当机器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震动,通过外筒、内筒、滑杆和减震簧之间的配合,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筒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杆顶端延伸至外筒上方并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连接板上方。
通过设置的限位块,防止了内筒在滑动的过程中从连接板上脱落,损坏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中间部位设置有滤网。
通过设置的滤网,当烟气向上排时,对烟气起到了再次的过滤作用,避免了烟气中残留的灰尘排入空气中造成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管与隔板并排设置,且喷淋管的长度与隔板的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能北方热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5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