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离子发生自限温远红外电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6491.5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萃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1/44;H05B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发生 限温远 红外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自限温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依次贴合下层绝缘膜、负离子发生膨胀胶层、带有插指电极的红外发射PTC导电膜、上层绝缘膜;红外发射PTC导电膜为石墨烯填充聚合物,石墨烯填充量达到渗流阈值,自断电温度在45~55℃;负离子发生膨胀胶层为亚微米热释电颗粒填充的膨胀胶,起到产生负离子和辅助PTC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石墨烯红外发射膜与负离子发生膜相贴合的方式实现性能协同优化,具有工作电压低,安全舒适,负离子发生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红外理疗穿戴品,家用加热垫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膜和红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自限温远红外电热膜。
背景技术
自限温电热膜的工作原理是高分子与导电填料共混制得的发热体在达到相转变温度时,电子非线性急剧增大,降低载流和发热量,防止过温,从而把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利用石墨烯填料的远红外发热膜具有低电压高热量,轻薄便利等优点,在智能穿戴保健品,家居生活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石墨烯填料的远红外发热膜具有低电压高热量,轻薄便利等优点,在智能穿戴,家居生活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医学界公认负氧离子对人体具有消除疲劳、活化细胞、增强抗病能力和抗过敏能力等保健作用。另外,空气中的负离子还具备除臭、除甲醛、抗菌、净化空气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自限温远红外电热膜,其特征在于,从下到上依次贴合下层绝缘膜、负离子发生膨胀胶层、带有插指电极的红外发射PTC导电膜、上层绝缘膜;红外发射PTC导电膜自断电温度在45~55℃;负离子发生膨胀胶层起到产生负离子和辅助PTC作用。
所述插指电极为银电极或铜电极,丝网印刷或者压合在红外发射PTC导电膜上,向外由导线引出通电。
所述下层绝缘膜和上层绝缘膜为导热良好的防水耐磨材质。
红外发射PTC导电膜可以是石墨烯填充聚合物,石墨烯填充量达到渗流阈值。
负离子发生膨胀胶层为亚微米热释电颗粒填充的膨胀胶,热释电颗粒包括电气石、钛酸锂、钨青铜铁电粉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石墨烯红外发射膜与负离子发生膜相贴合的方式实现性能协同优化,具有工作电压低,安全舒适,负离子发生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红外理疗穿戴品,家用加热垫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3)负离子发生自限温远红外电热膜结构示意图。
1-上层绝缘膜
2-红外发射PTC导电膜
3-插指电极
4-负离子发生膨胀胶层
5-下层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负离子发生自限温远红外电热膜结构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依次贴合下层聚酰亚胺导热绝缘膜、纳米电气石填充膨胀胶层、带有插指电极的红外发射PTC导电膜、上层聚酰亚胺导热绝缘膜;红外发射PTC导电膜为达到渗流阈值的石墨烯填充聚丙烯,丝网印刷有银插指电极,自断电温度在45℃。空气负离子检测仪测试负非工作状态下离子发生浓度2900个/cm3,加热恒温时7500个/cm3。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萃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萃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6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测量工位与装夹工位转换的空罐试漏仪
- 下一篇:一种用量可控的调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