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式多级气动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7338.4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铂;李朝群;侯鸿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汇隆精密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2;F16F9/34;F16F9/43;F16F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多级 气动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多级气动缓冲装置,属于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定活塞缸,在定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动活塞缸,动活塞缸前端部伸出定活塞缸前端之外,在动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在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前端部伸出动活塞缸前端之外,在动活塞缸的右端设有通孔,在活塞与定活塞缸后端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上,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定活塞缸的后端内壁上,在定活塞缸后端设有主溢流阀和进气口;通过主溢流阀和单向进气阀的盘配合作用始终保证了内部气体压强的设定值,从而保证了缓冲过程更加平稳;活塞在动活塞缸内运动的同时动活塞缸还可以在定活塞缸内运动从而缓冲行程比较大,达到了多级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多级气动缓冲装置,主要用于对高速移动的物体在指定距离内缓冲制动。
背景技术
高速移动的物体,如运载小车、自由落体的物体等尤其是中小型系统,无需刹车制动,可单纯进行缓冲拦阻的系统;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物体速度降为零,对缓冲制动力有一定要求,比如在无人机弹射领域,装载有无人机的运载小车,将无人机速度加速到起飞速度后,在系统末端进行缓冲拦阻,以减小高速小车对发射系统的冲击。故能够提供稳定持续的缓冲力,并且可以根据系统需求进行设定,是能够有效拦阻的关键,也是限制缓冲装置使用领域的关键。
现有的缓冲装置分为两类,一类为气动缓冲器,单纯依靠阻尼孔输出,弹簧起到复位作用;但由于压力的限制,缓冲能力有限,且阻尼孔大小固定,不能根据实际缓冲力进行调整,使缓冲力峰值高,且因初始缓冲力较低,缓冲效率低初始缓冲完全依靠弹簧的初始压缩力,效率差,缓冲力峰值大;同时单级缓冲使相同缓冲效果所需装置体积占用空间大;缓冲完毕后系统复位力集聚释放,对被缓冲物再次形成反向冲击作用力,且作用力巨大,造成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多级气动缓冲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式多级气动缓冲装置,包括定活塞缸,在定活塞缸的外周一体成型设有固定法兰,在定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动活塞缸,动活塞缸前端部伸出定活塞缸前端之外,在动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在活塞上固定有活塞杆,活塞杆前端部伸出动活塞缸前端之外,在动活塞缸的右端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小于活塞直径,在活塞与定活塞缸后端之间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上,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定活塞缸的后端内壁上,在定活塞缸后端设有主溢流阀和进气口。
优选的,在动活塞缸前端安装有前端盖,在前端盖上绕周向设有第一辅溢流阀和第二辅溢流阀,所述第一辅溢流阀和第二辅溢流阀的流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在定活塞缸前端安装有定端盖,在定端盖与动活塞缸接触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在活塞与动活塞缸内壁接触面上设有第二密封圈、在动活塞缸与定活塞缸内壁接触面上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的,还包括高压气瓶,高压气瓶与进气口之间通过导气管相连接,在导气管上安装有减压阀,在进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主溢流阀和单向进气阀的盘配合作用始终保证了内部气体压强的设定值,从而保证了缓冲过程更加平稳;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主溢流阀和单向进气阀的节流压强值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对内部的气体压强进行调节;
(2)第一辅溢流阀和第二辅溢流阀的流动方向相反,从而在活塞左右运动的过程中,活塞前端保证适当的压力差从而进一步对活塞的运动起到缓冲作用;
(3)活塞在动活塞缸内运动的同时动活塞缸还可以在定活塞缸内运动从而缓冲行程比较大,达到了多级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汇隆精密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汇隆精密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7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