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面衬砌施工定型模板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7876.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张建国;武辰;龙伟义;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5/18 |
代理公司: | 41127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邢月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胶板 钢骨架 长螺栓 灌注桩 连接孔 植筋孔 边肋 植入 主肋 钢管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便于运输 定型模板 螺栓固定 模板周转 施工进度 一端设置 格子状 限位件 使用率 衬砌 横肋 夹持 立模 模筑 施工 竖肋 位件 穿过 保证 | ||
一种单面衬砌施工定型模板安装结构,它包括:竹胶板和灌注桩还包括钢骨架、植入筋、长螺栓和钢管,所述竹胶板设置在所述钢骨架内,所述钢骨架包括由边肋组成的框架和由横肋、竖肋形成的格子状主肋,所述主肋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边肋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竹胶板与所述钢骨架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孔内的螺栓固定,所述竹胶板上设置有植筋孔,所述植入筋一端设置在所述灌注桩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植筋孔设置在所述长螺栓上,所述长螺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竹胶板之间夹持有所述钢管。本实用新型自重轻、安装便捷、便于运输,而且,保证了立模质量,加快了模筑施工进度,有效提高了模板周转使用率减少了施工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模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单面衬砌施工定型模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铁施工中,为降低造价,车站围护结构主要采用钻孔桩加内支撑的结构支护体系,由于车站基坑较深,为了更加有效的加强刚性支撑受力体系的稳固,故车站在桩与桩之间做模筑混凝土来保证刚性支撑受力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模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均采用钢模板或普通木模板;使用钢模板施工时,由于钢模板自重大,对运输要求较高,也会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在地铁施工时需要对钢模板进行吊装,因钢模板具有较大的自重,不便于安装操作,致使立模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作业面模板快速安装需要;使用普通木模板施工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对模板进行拼装加固,而且,拆除后木模板损耗大、周转利用率低。因此,如何制作一种运输方便,安装便捷,能循环使用的单面衬砌施工定型模板安装结构就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单面衬砌施工定型模板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重轻、安装便捷、便于运输,而且,保证了立模质量,加快了模筑施工进度,有效提高了模板周转使用率,减少了施工投入。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单面衬砌施工定型模板安装结构,它包括:灌注桩,还包括竹胶板、钢骨架、植入筋、长螺栓和钢管,所述的竹胶板设置在所述的钢骨架内,所述的钢骨架包括由边肋组成的框架和由横肋、竖肋形成的格子状主肋,所述的主肋设置在所述的框架内,所述的边肋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的竹胶板与所述的钢骨架通过设置在所述的连接孔内的螺栓固定,所述的竹胶板上设置有植筋孔,所述的植入筋一端设置在所述的灌注桩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植筋孔设置在所述的长螺栓上,所述的长螺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与所述的竹胶板之间夹持有所述的钢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整体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拼装方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能循利用的优点,利于浇筑出高质量的模筑混凝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钢管与所述的竹胶板之间设置有方木。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方木作为模板背楞具有加固、整平的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竹胶板的直径为18mm。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竹胶板的厚度满足浇筑要求、而且降低了模板重量,使其易于运输,易于安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螺栓为沉头螺栓。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沉头螺栓能够完全紧入连接孔内,有效避免了多块模板连接中产生的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边肋、所述的横肋、所述的竖肋的材质均为方钢。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方钢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和持久塑性,易于生产加工,利于循环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边肋与所述的主肋通过焊接形成所述的钢骨架,所述的植入筋与所述的长螺栓通过焊接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焊接的连接性能好,结构刚度大,易于施工现场操作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7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综合管廊通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穿越地裂缝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防水结构